首页 / 果树栽培 / 果树整形修剪技术的起源与发展是怎样的?

果树整形修剪技术的起源与发展是怎样的?

我国古代果树修剪技术比较简单。进入60年代,果树栽培者从苹果、梨结果晚的现实问题中认识到稀植大冠、强求树形的弊端,总结了“因树修剪、随枝作形”,“有形不死、无形不乱”、“低干矮冠”、“小枝满冠”、“冬夏修剪结合,整形结果并举”以及充分利用辅养枝早结果等整形修剪原则;进入70年代以来,在梨、苹果等树种上进行乔化砧、矮化砧密植试验研究,提出了圆柱形、小冠形、纺缍形、无支架篱壁形等新的树形及其整形修剪技术。当时人们错误地认为,果树的栽植距离应以树冠最终大小为标准,株行距加大到8—10米,高大树冠,自然形整枝,主枝数量多,级次也多。其主要内容是,适应矮化密植栽培,降低树冠高度,减小树冠体积,减少主枝层次及骨干枝级次,增加枝组、结果枝的比例,充分改造、利用枝条早结果、早丰产。2世纪《四民月令》有“可剥树枝”的记载。1871年我国引进苹果栽培,自欧美、日本传入果树修剪技术。加上受以往小冠形重修剪的影响,这种树形的成形过程长达十几年,结果晚,丰产期来得迟。果树整形修剪技术的起源与发展是怎样的?17世纪中期以前,欧洲等国家的果树都是放任生长的。20世纪50年代,又受原苏联大冠稀植、自然形整枝的影响,树冠高大、层次高、级次多,结果期来得迟。主枝上配侧枝,侧枝上配副侧枝,副侧枝上才配枝组。20世纪30年代,英国了矮化砧木,50年代美国选出了短枝型苹果。除葡萄外,其余果树多任其自然生长。骨干枝多,结果枝少。17世纪末期,法国的庭院果树开始进行修剪,把果树树冠强制地整成一定形状,如单干形、V字形、扇面形等。实行果树整形修剪初期,曾受人工强制整形的影响,如把梨树强剪成盘状形,把桃树强剪成杯状形。剥树枝,即疏除枝条。矮化砧、短枝型品种的生产应用,引起了果树整形修剪技术的变革。19世纪末期,果树栽培由庭院扩展到郊区。人们为了减少投资、节省劳力并充分利用空间,逐渐淘汰了繁琐的人工强制整形,代之以自然形整枝。限于庭院的面积和空间,当时多整成矮小树冠;为了观赏,枝条剪得重,讲究树的姿态、美观,因而忽视果树的生长结果习性,产量低、寿命短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10/276889.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