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木雕行情 / 萍翁不断是乡思 ———齐白石山水册(八开)赏析

萍翁不断是乡思 ———齐白石山水册(八开)赏析

《酒醉网干》。与其说这是描绘故乡风物,莫如说是表现了老人对太平世界的向往,和与世无争、怡然自足的生活态度。画晚霞斜照的渔村,小船泊岸,渔网晒干,渔人醉酒。画家题曰:“酒醉网干,洗足上床,休管他门外有斜阳。”(在另一幅变体画中,题“酒足网罢,洗脚上床,休管它门外有斜阳。”)细波荡漾的湖水,宁静无尘的渔舍,一抹美丽的夕阳,有似桃花源一般

1915年为该幅题一诗:“仰观万丈落儒冠,一线欲无云际寒。不见木鸢天上去,诸君尘世未曾看。”诗中用了鲁班削木鸢飞上天的典故,意态平淡而闲适。这是老人对乡思和童心的独特表现。这使我们联想到白石老人晚年的一些同类作品。这还表现在印文里,如“思持少年渔竿”、“归梦看池鱼”、“小名阿芝”、“故里山花此时开也”、“客中月光亦照家山”等等。这是一幅极富童心的作品。《牧童纸鸢》。这幅《牧童纸鸢》只题了一句诗:“牧童归去纸鸢低”,写了一句话:“寄萍堂老人思回乡句也。”但其深长之情感,已足动人,并与充满童心的画面形成相得益彰的呼应。苍茫暮色,水牛向近岸游来,倒骑在牛背上的牧童正回收纸鸢(风筝)。1927年,他题《稻草小鸡》说:“余日来所画,皆少时亲手所为,亲目所见之物,自笑大翻陈案。”这“大翻陈案”,即大画少时所见之牧牛、拾柴、骑竹马、打柴杈、钓小虾、放风筝、编雀笼等等。放风筝是一种民间游戏,早在1910年(48岁)创作《石门二十四景》时,齐白石就画过一幅《春坞纸鸢》。牵系纸鸢的那条绳线,用渴笔悬腕勾出,柔细坚韧,轻盈飘忽,似断非断,似连非连,显示出白石老人驾驭笔线的高超能力———直到80岁左右,他还能画出这样的细线

不教磨墨苦人难,一日挥毫十日闲

《柳风帆影》。《苍海烟帆》表现远游过湖渡海的体验,心与物是动态的、飘忽的,《柳风帆影》表现岸上观景,心、物俱闲,是静观的,稳定的。白石老人有两首诗,似乎能表达后者的情境:。近处画江岸,垂柳,远处画一队江帆鼓风而行。前面介绍过的《苍海烟帆》也画水与帆船,但意境大有差异

它们的深切动人,也是不言而喻的

隔江船”,与启功题此幅的“昨宵樽酒今朝水,一样深情系梦遥”,一作者一欣赏者,恰可相互对照

幸有杨枝慰寥寂,一春家在雨中山

千株松树万层山,生长清平湘水间

神生活的审美活动

“记曾无事数风帆”、“柳条送尽

柳条送尽隔江船,岸上青山断复连

王达三说此册为“老人七十馀岁得意佳构”,应是根据《蕉叶楼居》之题跋:“吾画蕉屋,七十岁喜楼居,故画蕉楼。”但从“七十岁喜楼居”这句话,也可断为70岁(1932年)作。联系题字的书法风格以及有关这几年老人的山水画,以作于1932年的可能性较大,所以《齐白石全集》标“约1932年”

晚年住在北京四合院里的齐白石,总是沉缅于回忆的内心生活,回忆中乡村的一切变得遥远亲切,美好动人,这是他晚年艺术的内在动机。“一春家在雨中山”的境界,用来形容《一犁春雨》,也十分合适。《一犁春雨》的迷人之处,正在其清蒙画面中包含的绵密诗情

百怪一时来我手,推开山石放江烟

郎绍君/文

余数十年寓目者已逾数千,颇解宗师作画之甘苦,是册八帧,乃老人七十馀岁得意佳构,脱略恒蹊,妙得天趣……”1995年,我将此册编入《齐白石全集》,并分别为各图命名,曰《竹溪群鸭》、《柳风帆影》、《酒醉网干》、《远山溪树》、《牧童纸鸢》、《一犁春雨》、《蕉叶楼居》、《两岩含月》。《齐白石山水册》八开,曾为香港杨永德所藏,启功先生以对开形式为之题诗八首,并题签曰“齐白石山水册,神品”。册后有鉴定家王达三(大山)1988年(戊辰)所作跋尾。曰:“白石老人画中龙象,世有定论久矣

这里试择数幅略作介绍:。启功题诗:“白石山翁乡思永,画中风物属湖湘。”道出了册页的主题

描绘万竿细竹,清浅水溪、凫水群鸭,岸边还有一个草棚———棚子矮矮的,有布帘,人钻进去仅能坐、躺而不能站立。《竹溪鸭群》。齐白石在《祭次男子仁文》中曾谈及这类草棚。吾儿仰卧地上,身着短破衣,汗透欲流”以及子仁长大的经历,不具陈。文章记述了“棚小不及身,薄且筛日。终日在这样的棚子里看鸭,并不是十分轻松的事。正是艺术与生活的这种距离,才产生了作为观照人生的精。20岁那年死于贫病,白石十分悲痛,作了这篇被胡适称做表达了“最朴实的真情”的悼文。但当看鸭和草棚成为历史,成为回忆的对象,成为艺术形象,就具有不同的意味,人们的感受也就不一样了。齐子仁是白石的第二子,约六七岁时,曾尊父命在池塘边的稻草棚里看守莲藕

钓也不垂书不读,记曾无事数风帆

《蕉叶楼居》与远游印象、家乡记忆都有关系。《白石老人自传》说:“钦州辖界,跟越南接壤。……我趁此机会,。最早的一幅作于1907年游钦州时

《一犁春雨》从俯视的角度刻画江南春雨。细柳迎风,烟色迷离,远处的水田里,有农人耕耘。这使人想起齐白石《画雨中借山馆》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10/271298.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