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和田玉 / 中国玉器发展历程

中国玉器发展历程

痕都斯坦式玉嵌宝石瓶

辽代是契丹族建立的割据东北的地方王国(公元916-1125年),向唐朝纳贡称臣,接受唐、五代礼制、文化,创造了具有契丹风格的玉器艺术

玉人头(春秋战国)

殷墟妇好墓玉跪式人

白玉花形杯(明)

清代晚期遭受外侮侵略,国力衰竭,玉器艺术一落千丈。1911 年清帝逊位,清代玉器艺术也随之而告终。清代玉器艺术仍沿袭明代中晚期的拟古主义道路,作工上力求工整精致,艺术上、产量上均达到新的历史高峰

玉虎纽押(元代)

南越王墓玉角形杯

头戴垂角帽,大圆眼珠,大鼻头,口张微笑,耳戴环,颈甚长。如玉人头饰(见图),高3.8厘米,宽2.5 厘米,最厚1.8厘米,出土于河南光山宝相寺春秋早期黄君孟墓。其比例准确,与人面接近。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玉器发生变化,以小件为主,装饰细密化,多作隐起处理,艺术手法仍是象征主义。面相自然,笑容可掬,富有人情味,跟严肃的妇好像相比,与现实生活贴近了重要的一大步

玉材仍取之各地,同时和阗玉增多,事实上和阗玉已成为‘王室玉’的主要玉材。夏、商至西周约千余年(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771年),此期玉器的艺术手法为象征主义,夸张双眼以突出其神采,动态或立或跽(跪)均合程式,形成了统一的时代风格

玉佩以玉璜(圆弧形玉器)为主,所用之玉多为片状小件。目前夏代考古尚处于探索阶段,所出土的最精的一件为柄形器,有着浓郁的石家河文化玉器的影响。用粗细两种阴线对衬的手法装饰图案,给人以清新、简洁的艺术享受。肖生玉多取正面,以‘臣字眼’为其特征,细部多用双勾云雷纹以突出其装饰性趣味。西周玉器受‘君子比德于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社会思潮影响,玉佩非常发达。商代‘王室玉’发现较多,其平面器采用对称规律,朴茂凝重。夏、商、周三代玉器虽然都受到象征主义的控制,但还是各有不同

围绕中原的山东龙山玉文化、陶寺玉文化、陕北龙山玉文化、石家河玉文化以及齐家玉文化,为中华文明的诞生铺下了一块奠基石,中国历史进入青铜时代之后,古玉文化亦进入了一个成长时期

山东龙山文化玉冠饰

成长期-夏商西周

繁盛期-隋唐宋辽金

青玉伏虎纽,虎头顶与背部保留铁锈色玉皮,富有真实感,但作工已趋简略,可反映元代朝廷玉器的特点。阳文押字不可识。此押出土于元代范文虎夫妇墓,应是皇帝特赐之玉押。玉虎纽押,高2.7厘米,边宽3.5厘米。蒙古统治者不识汉字、不会签署,官吏便以押代之

在宋代画院影响下的宫廷玉器多重画理和三远法,比例适当,出现了形神兼备的玉雕艺术。如果说唐代玉雕是雕塑性的,那么宋代玉雕则是绘画性的。宋代(公元960-1279年)玉器在继承唐代重体量、重神似的玉雕艺术基础上又有了前进

乾隆蕃作翡翠嵌玉石鱼形盒

孕育期-新石器时代

玉飞天(唐代)

发展期-秦汉六朝

玉贯耳瓶(元代)

杨公乡楚墓镂空龙凤纹珮

瑶琨玉板块:即越玉板块,分布于长江以南的中部地区,以良渚文化玉器为其高峰

球琳玉板块:即羌玉板块,分布于西北地区,以齐家文化玉器为标准

它的盛期大约200余年(秦始皇公元前221年-汉成帝公元年前7 年),是玉器史上罕见的。萌芽于战国玉器之中的现实主义艺术手法,至秦、西汉有了巨大发展,完成了以气韵生动为特点的玉雕艺术品的创作

红山文化赛沁塔拉玉龙

珣玗琪玉板块:即夷玉板块,分布于东北、东蒙、华北一部分地区,以红山文化玉器为其代表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尤其在晚期,玉器在艺术上发生了重要变化,这就是在玉器装饰上出现了现实主义的萌芽。由此可将中国古玉划分为工艺美术和造型艺术两大阶段,其起点是春秋战国,其分水岭是秦汉

此时王室式微、群雄峰起,各诸侯国处于经济、政治、文化大发展的时代。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阳,至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全国,共历549年,史家称为春秋战国,也就是东周时期。铁器也正出现于此时,并很快普及到各地,用铁制造兵器和工具。不久,铁也用在铊机上,以铁铊换下青铜铊,提高了碾玉的效率

从这一角度来看,玉器艺术较其他工艺美术是早熟的。长达6,000年孕育的玉器,是在精气、神灵、巫术等原始宗教气氛笼罩下成长的,先民以玉为‘神物’,视玉为山川之精灵,崇玉、祭玉的观念与活动业已形成,且多带有神秘色彩。在艺术上除模仿生产工具造型之外,主观理念的影响甚强,以夸张、示意的手法碾磨了大量的为巩固神权和世俗统治的玉器,形成中国古代玉器艺术第一个高峰

秦代玉雕目前尚未发现典型的作品,但从零星的玉雕残件判断,它在体量上远不能与秦武士陶俑相较量,但其艺术含量则堪与秦俑相媲美

良渚玉器刺激了六家玉器迅猛发展,与同时的山东龙山文化(见图)、陶寺文化、陕西龙山文化、石家河文化等五支古文化玉器互为融合,并为中华文明奠定了基础。三大玉板块互有碰撞,并有交汇融合

青玉秋山图带板(辽)

白玉花形杯,高3.2 厘米,口径7.3厘米,和阗白玉杯作葵花形,以其梗叶作柄足,不仅作工精细圆熟,是明洪武(1368-1398年)时内廷之作,而且突出温润莹泽之玉质美,德符咸佳,作工、表现上均为精美的玉雕艺术品,也是明初玉器代表作

鼎盛期-元明清

玉骑象歌舞伎(唐代)

刘胜金缕玉衣

总之,秦汉时期是中国时作玉和殓尸玉全面发展的时代。‘汉承秦制’,在玉雕上也构筑了中国玉雕史上一座光辉灿烂的丰碑,为唐宋玉雕艺术的繁荣打下了坚固的基础。汉代帝王以为可保尸骨不朽的殓葬玉也有了空前发展,其蝉和豚玉质优越,作工简练,寥寥数刀便勾勒出蝉和豚的形象,其神态栩栩如生,令人爱不释手,藏家称其为‘汉八刀’

进入三国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589年),是战乱与安定并存的时期,佛教传入,百姓皈依,大兴造像,秦汉现实主义玉雕艺术的正常发展受到阻碍

元朝玉器艺术仍在形神兼备的创作道路上前进,仅在作工上较为粗放。明代中期玉器渐脱离元朝作工而出现忽视生活的拟古主义倾向,商品生产盛行,粗制滥造成风,产生了狂放无法、随意碾琢的扭曲现象。元、明、清三代(1271-1911年)都是定都北京的统一王朝

玉柄形饰(夏代偃师二里头文)

玉透雕聚八仙花(宋代)

金盖托白玉碗(明)

曾候乙墓玉带钩

良渚文化玉琮王

金代统治者为女真完颜部,于1115年反辽,建立了金国,同时也创造了具有女真民族意识和描绘边疆生活的玉雕作品

演变期-春秋战国

玉器的萌芽始于新石器时代早期,今辽宁西部和内蒙古东部可能是中国古代玉器最早的发源地。中国古玉的源头是多元的,发展至距今 8000年-5000年,中国玉文化分布形成珣玗琪、瑶琨及球琳三大板块

重体量、重骨法的玉雕作品比比皆是,佛教进一步与传统的玉文化融合。还出现了具有浓郁雕塑韵味的玉雕。于阗国玉器工艺也是高度发达,在艺术上、形式上都有所发明,非同凡响,经常向唐帝国进贡玉团和玉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艺术上注意内心精神的刻画,以突出神似为己任,而又区别于汉。隋唐(公元581年-907年)是中国中世纪统一的大帝国,它的玉文化和玉器艺术,在秦汉现实主义思潮影响下,出现了非常繁荣的局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10/271237.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