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园林知识 / 童明:心中的林泉

童明:心中的林泉

童明: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就是文字描述的园子

何莹:现在的人在满足自己生活的需求之后,就想追求一种比较悠闲的生活方式,而明朝的生活方式是大家比较向往的,您认为怎样的设计才可以把这种苏州园林运用到现今的生活之中,或者在我们现在的生活当中怎么把明朝或是园林中那些非常有趣的闲情雅致带到现在的设计当中,以及现代人的住宅中?

而现在我们是不是要把这些审美标准延续呢?不可能,也没必要。以前经常说是“恢复”,我非常不赞同“恢复”这个词,因为不可能恢复,时代不一样了,也没有必要恢复。这中间有一文化精英们建立起的很多审美标准。但明朝带给我们的东西多是个性化的,他们把形而上的东西落实到形而下了,把智慧、精神、哲学、理念等都落实到行为上了,所以,让他们的才智在生活中有了大的发扬。还有,就是明朝的生活方式,其实一些人留恋明朝的生活方式,是因为明朝生活质量相对比较高,工业有一定基础,商业也达到一定的程度了。其实我觉得对我们来说,明朝带给我们最重要的,是对生活的态度。叶放:这个问题已多次被问到。诸如明朝的园林、家居、服装也好,其他的工艺也好,都相当繁荣

地点:苏州十全街南石皮记

时间:2007年10月28日

我比较感兴趣的是:不论是在一个基督教堂里,还是在一个中国的园林里,只有一件事情是一样的,就是如何把一种情感、一种情趣转译成物质,这个过程是最值得深究的。这个过程我觉得是不能省略的,所以如果说有什么在激发我做这种研究的话,那就是园林操作的整体性。现在,多是把它当作是一种商务或是一种流程来操作。对此,我很赞同叶老师的观点,即使我们有完整的园林观,并加以深入阐释,但要想有一大批的园林去也是不可能的。现在有很多误解,要命的是多了很多的割裂。即使是在山水中间选一个地方观赏,实际上也是在造园,选择的过程也是造你的心境。而这恰恰对于今天的建筑和园林,都是欠缺讨论的一个话题。园林是一种在精神和物质之间转译的过程,方式太多太多了。按一种标准要把它建立起来,山应该是什么样的,水应该是什么样的。童明:在这方面没有园林师和建筑师之分,像米开朗基罗既是伟大的建筑师,也是画家,同时还是雕塑家,而且他的诗也特别优美。对于主人的要求,对于工匠的要求,对于整个文化背景、整个教育体系和整个成长在骨髓里的精神来说,心态就不一样了。可能我所关注的不是过去的园林或未来的园林的问题,因为我在学校里面,会有一个知识传承的问题。当然其实现完全是工程技术,但工程技术的选择运用也存在着某种不可言说的状态:“如何把情感的东西表达出来”

而像你这次造园,理解也不一样,有了很多变化。其实这种变化是没有一定指向的,要么就是原初最好,要么就是未来最好,实际上它并不是人为能控制的,到了某个点上可能自然就会有变化了。童明:但是做法不一样,就像山水画,如苏式和米芾,理解就不一样

明朝带给我们重要的,是对生活的态度

园林的表达不是物理上的,而是心理上的

但另外一个非常大的差异是内在的,我前段时间看了一些比较有意思的书,一个是张岱的《陶庵梦忆》,一个是汉宝德的《中国建筑文化》,如果把这两本书放在一起比较,则非常不同,最后表现为谈论方式的不同:张岱会谈苏东坡的荷花榻,会谈风和日丽的时候男男女女的聚会,甚至连扫墓都变成了非常欢乐的事情;漫山遍野的人都在地上喝酒,结束以后满地都是扔掉的骨头,还有妇女的鞋挂在树上……你完全可以通过这种描述理解什么是他们崇尚的东西,是这些情趣制造出了园林中一些有意思的东西,这不需要教,也不需要教育体系,它是内在的潜移默化。我觉得如果谈差异的话,形式和标准都会变化。可如今,第一是没有讨论,第二是这种讨论没有形成标准。童明:我觉得这里有现代跟明代的“差异”,我们不是说好坏的“差距”,更多的是“差异”,所以标准应是不一样的。所以对此讨论是很有必要的。实际上,那个时代更加强调的一点是情趣,而现在这一点是非常弱的。我觉得其中有一个机制的问题:比如叶老师讲的明代,感觉好像是规矩特别严密,而现在西方好像特别解放,但我觉得恰恰相反,因为现代人会受到不仅仅是体制的制约,还有家庭、学校、单位和社会对你的影响制约。在这种文化精英层面的讨论中,应该形成一种社会的精神寄托,一种价值取向。所以如果用现在的标准看待明代,看到的将是一种很荒谬、很放荡的状态,但是我觉得活在那个时代的人远远快乐于现代人,很多潜移默化的东西现在没办法恢复。但现代生活肯定是不一样的,像汉宝德的书里,他也谈诗歌,谈文字,但他会认为中国的文化是“棒棒文化”,汉字就是棒棒字,搭房子是用棒棒搭的……看了好像是一种更加学理化,更加严谨的体系化的方式,但你不知道读完之后,你拿这个棒棒去干什么。制约的方式也是多样的,是无孔不入的,通过经济的、文化的、各式各样的环节来制约

以这样的看法来看待造园艺术就很有趣了,它不再只是被工匠化、技术化了的,而是一种精神,是某种传承、某种转译,或是某种演绎的人生,是对自然的哲学思考。叶放:对

和以前的庄园主不一样,到了后来,皇帝也没有这么大的庄园了,只有追求园林的灵魂的延续。就像你说的,晋朝有这样的东西,明朝也有,所以没有严格的区分,因为追求的都是山水艺术的概念。对造园本身,明朝和宋朝也主要是建筑有明晰变化,而园林山水只是形态的不同罢了。叶放:你刚才说不用分得这么细,我完全赞同,其实它很难分

人物:童明,叶放

叶放:我们还可以换一个角度来思考,就是传统园林到底留给我们宝贵的东西是什么?现在来看,古典园林就是一个形态,这个形态不是用一种固定思路和形态就可以延续的,因为以前和现在不一样了。我们应考虑的是,园林是古人把他们对自然的领悟,在他们的生活中用一种物化的方式呈现出来的,因而也是多元的,就像唐、宋、元、明、清,都会随着时代的不同在发展,让生活的空间也在发展。造园是一种具体物化行为,同时也可以变成一种精神的传承——怎样把内心的哲学诉求,通过物化的方式在生活中呈现出来。如果我们是这样理解园林给我们留下的遗产的话,我觉得不管是要呈现一个跟古典园林一样的园,还是一个盆景,还是在阳台上做一些小的景观,或其他什么方式,甚至是网络上的虚拟空间,都可以是一种造园行为。沈三白也很想做一个园林,可他没有钱,于是就用盆景来呈现

比如寄畅园和环秀山庄,它们的意趣和技艺性就没有变,但实现技巧的方式就大不一样了。童明:在这种状态下可以看到更多的差异。我觉得这里面有很多值得讨论的问题,也就是在一种情绪产生之后,需对这种情绪进入讨论

叶放:以前的艺术家本身分得就不是这么细,他们做设计,也画壁画,画水墨;而现在分得过细,是做园林景观的还是做建筑的。回到我们今天的主题,做园林设计的艺术家其实专业素养应该是很全面的,比如说他文学很好,诗歌也很棒,也会音乐……创作的能力是多元的

童明:这里所呈现出来的都是人工的但感觉上却是自然形成的,因为园林的表述不是物理上的,而是心理上的,是一种自然的感觉。所以,我个人不太赞同唐、宋、元、明、清之于园林的分法,实际上,城郭里的小园林晋朝就可以看到了,对此王子游曾有记载,跑到人家家里,有一个小园子,有一些竹子……到明清时,也有一些自然的园子,我看到张岱有一段话特别有意思,他认为自己根本不用造园子,因为有很多地方可以去:我来到这个园子里面,这个园子就是我的

继而,对话开始了。在对话前,童明和小编在叶放的引导下游览了南石皮记,再回到正堂品茗,此间叶放清晰地向我们描述了造园的过程和假山的叠石工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10/245798.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