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园林病虫防治 / 竹丛枝病

竹丛枝病

【发生特点】

(5)新造竹林,向外调入竹苗时,要严格把关,禁止带有竹丛枝病病枝的竹苗做母竹

(2)药剂防治:早春采用1—2波美度石硫合剂喷施保护植株,尤其是发病严重的植株应喷施2—3次。要随配随喷,才能提高药效。5-8月是竹丛枝病的发病旺季,应及时在竹枝上喷洒波尔多液,以预防病菌感染。波尔多液的配制办法:用生石灰、硫酸铜各1000克,分别加水50公斤溶化,然后把两种药液同时倒入大缸或木桶中(切忌用铁器和钢器)边倒边搅,配成浅蓝色、有附着力的波尔多液。必要时,在5~6月喷施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

2.郁闭度大,通风透光不好的竹林,或者低陷处,溪沟边,湿度大的竹林以及抚育管理不善的竹林,病害发生较为常见

【病原】

病菌在病枝上越冬,从新梢的心叶侵入嫩芽,5月上、中旬至6月上、中旬为侵染盛期,分生孢子有效传播距离短,在管理粗放、生长不良、植株过密竹林内病害容易发生

加强植株的水肥管理,每年进行2—3次叶面喷施2%磷酸二氢钾溶液,提高抗病能力。(1)园艺防治:新建竹园时防止带入有病母株。病竹结合冬季清园,在4月前彻底清除病丛枝。按时砍去老竹,保持适当密度,除草施肥,保持竹园生长健壮

【防治方法】

1.病菌的分生孢子在水和竹叶汁液中未见萌发

(4)及时更新。要按期砍伐老竹,清除病竹和虫蛀竹。食用笋竹,以挖笋为目的,立竹量不宜过多,600-800株一亩即可,保持合理的立竹密度,使竹林结构年轻化和竹地有必需的透风透光度,以提高竹子的抗病能力。一般食用笋竹,例如早竹、雷竹、哺鸡竹、高节竹、红壳竹等等,五年以上的竹都可以及时更新

(6)竹林中一旦发现个别丛枝病株,立即剪除病枝烧毁

【别名】扫帚病,雀巢病

(3)要做好竹林的抚育管理,及时松土、施肥和做好排灌工作,为竹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使竹子内部营养体生长旺盛,增强抗病能力

子囊圆筒形,子囊孢子线形,无色,8个束生,有隔膜,会断裂。病菌的子座内有多个不规则的腔室,腔室内产生许多分子孢子。可能由真菌、类菌原体、类细菌混合侵染组成。真菌病原是子囊菌中的竹瘤座菌(Balansiatake)、真菌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球壳菌目中丛枝疣座菌[Balan-siatake(Miyake)Hara]。有性世代出现稍迟,子囊壳烧瓶形,子囊孢子形态与分生孢子相似。病菌凭孢子无性繁殖,经风雨传播,或由带病菌的母竹远播。分生孢子器着生在病枝顶端白色米粒状假于座内,分生孢子丝状,无色,3细胞,两端细胞较粗,中间细胞较细长,向一侧稍弯曲;子囊壳埋生于有性子座中,瓶状,并露出乳头孔口

病竹常见有很多小枝密生,小枝顶端长着1-2张变小的病叶,挂灯结彩,很像扫帚丝。4~6月在病枝顶端的叶鞘内产生白色米粒状物,是病菌子实体,9~10月也可产生少量白色米粒状物;冬季丛枝易枯死,枝条上丛枝多时,引起枝条桔死,病重的植株生长衰弱,发笋少,逐渐枯死。病枝在健康新梢停止生长后继续伸长,病枝细长,叶形变小,顶端易死亡,产生大量分枝,以后逐年产生大量分枝,节间缩短,枝条越来越细,叶片呈鳞片状,细枝丛生呈鸟巢状,病株先从少数竹枝发病,数年内逐步发展到全部竹枝。可采取持久和突击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综合防治

【发病规律】

【症状】

【分布】我国分布较普遍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10/242925.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