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木雕行情 / 走进“十里窑场”——耀州窑博物馆巡礼

走进“十里窑场”——耀州窑博物馆巡礼

素胎黑花瓷则是在器胎上加饰一层化妆土,在其上直接用黑釉画花,运用各种绘画技法,形成不同的纹样,随意又严谨,活泼而自然。展柜中陈列的青瓷釉下绘白彩瓷盘就是在瓷器胎上用白釉画花,然后通施一层薄薄的青釉烧制而成。“加彩瓷”是两种以上的釉料共同装饰在器物之上的产品,其中包括“釉下彩”瓷和花釉瓷等

该器物为一含珠龙头造型,以雕、刻、堆、贴等艺术手法刻画出龙的上额、眉、齿。造型优美,形体准确,质地坚实,釉色斑斓凝练,色彩绚丽,装饰手法包括剔、刻、堆、贴、划等多种技法,配以融溶的多色釉彩,显得雍容华贵,富丽堂皇。耀州窑出土的三彩器,包括人物(俑)、动物、日用器皿、随葬器皿、建筑构件和建筑模型等。唐三彩是耀州窑唐代烧制的主要品种之一。龙头双目圆睁,两颊飘须,长齿外露,显得十分威风。其中以三彩龙头套饰最具代表性。此龙头用于建筑物的挑檐等部位,可避免木建筑构件因风吹雨淋而腐朽,同时,以其绚丽的色彩将建筑装饰得富丽堂皇,已被列入国家一级文物名录

《同官县志》载:“南北沿河十里,皆其陶冶之地,所谓‘十里窑场’是也。”建国以来,文物考古工作者对耀州窑遗址发掘的结果表明:耀州窑规模宏大,制瓷工艺流程合理,生产序列性强,产品种类丰富,装饰手法新颖独特。1984年发现于耀州窑遗址的三彩窑炉和作坊遗迹,说明耀州窑是我国又一处唐三彩的重要产地,揭示了耀州窑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确立了耀州窑在中国古代艺术史上的地位。从黄堡镇南的凤凰沟,到镇西北的原料产地泥池,在沿漆水河河岸的两侧台地上,层层分布着耀州窑各历史时期的窑炉和作坊遗迹

由于耀州窑青瓷的突出成就,全国诸多窑口纷纷仿制,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耀州窑系”,与“官、汝、定、哥、钧”五大名窑并著,在中国古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耀州窑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青瓷窑,它创烧于唐,经五代、北宋达到鼎盛,金元续烧。黄堡中心窑场元末明初停烧后,距东15公里的陈炉窑场从金代一直烧到民国,至今炉火不息。耀瓷曾以其独特的风格,被选为朝廷贡品,并远销日本、朝鲜、坦桑尼亚、阿曼等地,在宋代及其以后的史籍中多有记述

唐代陈列中突出了黑瓷,造型古朴典雅,形体规整,胎质坚硬,釉色漆黑透亮,器型丰富,黑釉塔式罐集中体现了耀州窑唐代黑釉瓷的工艺水平。该器物1972年出土于耀州窑遗址范围内的一座唐墓中,罐盖为七级宝塔形,层层递减,塔顶塑一尊小猴,手搭凉棚,极目远眺,憨态可掬;八棱形底座上堆塑了佛像、力士、瑞鸟、花卉。圆鼓的罐腹被一周堆贴的叶纹所承托,整个罐浑然一体,上下协调,比例匀称,体现了耀窑烧瓷的杰出成就,是陶瓷工艺技术与民间艺术的完美结合。该器也已被评定为一级文物

“唐代陶瓷器”、“五代青瓷”、“宋代瓷器”、“金代瓷器”、“元明清瓷器”,分别展示耀州窑唐代至清代七个历史时期的陶瓷产品及生产工具、用具,反映耀州窑各时代的发展历史和陶瓷生产的工艺技术以及耀瓷在国内外的发现、收藏及交流情况。“耀州窑史陈列”是博物馆主要陈列内容

从西安沿西铜高速公路北行,经三原,过耀县,在古镇黄堡南侧的漆水河畔,有一座雄伟的现代建筑,簇拥在一片碧树绿草之中,这就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陶瓷专题博物馆——耀州窑博物馆

唐代展厅展品种类繁多,以釉色分类,突出多釉色的特点及釉色演变规律的展示。大唐开明的政治,繁荣的经济,博大精深的文化,对陶瓷生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代耀州窑处于全面探索的创烧时期,陶瓷生产呈现出多工艺、多釉色、多造型的特征

耀州窑博物馆

唐代晚期,改进了原料淘洗工艺,器胎上加饰了化妆土,青瓷质量大大提高。经过不断地探索,耀州窑经历了烧制白瓷、黑瓷、茶叶末釉等多品种阶段,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烧制出青釉瓷。青瓷的烧制成功和生产工艺的探索,为五代和宋代青瓷的大发展奠。初期的青瓷釉色青灰

整体布局错落有致,浑然一体。耀州窑博物馆占地面积3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800平方米。主体建筑融汇了宋代窑炉造型,平面呈“凹”字形布局,整座建筑既富有民族特色,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感。馆区内长廊回旋,庭院相望,茂林修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10/228880.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