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园林知识 / 浅谈园林中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

浅谈园林中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

2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

2.2植物配置中创造“色彩”的艺术

日本的“枯山水”庭园,它似乎是没有植物的园林特例,但“枯山水”往往只是园林中的局部,而整个园林都处在森林环境的包围之中。中国古典园林,特别是私家园林,虽然植物比重不大,但植物仍然是构成园林景观必不可少的要素。由此可见,植物配置在园林中的作用十分明显。主流充分显示了植物在园林中的重要地位

如苏州无福的“香雪海”景现是欣赏梅花的绝佳处,在那里可以体验“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意境。每当夏日,荷风扑面,清香满堂。不同的花香所带来的美感也是有别的,例如兰花的幽香、梅花的清香、桂花的甜香、含笑的浓香、玫瑰的醇香等等,幽香能益志,清香可怡情、浓香欲迷恋、醇香的易人,甜香往往能勾起你深沉而甜蜜的回忆。还有含笑、桅子花、茉莉花、玫瑰花等,都是色、香、姿俱全的佳品。拙政园中“远香益清”的远香堂景点,每当夏日荷花满塘,微风轻拂,阵阵清香满堂(见图6)。苏州留园的“闻木樨香”景点,因其遍植“一秋三度送天香”的桂花,开花时节香气袭人。清香可怡情,浓香则醉人。到了中秋,桂花异香袭人,十分优雅。早春赏梅,可体验到“暗香浮动月黄昏”。植物除了以其丰富的色彩和姿态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外,还能时时散发出清新芬芳的气昧给人一种嗅觉美

1.4节奏和韵律的原则

蔡明,樊晓辉:

摘要:园林中植物配置占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植物配置中通过植物的姿态、色彩、声音、芳香、光影以及含蓄等的艺术手法来达到植物造景的目的,从而使我们能从不同角度对植物配置有进一步的了解

2.5植物配置中“光影”的艺术

1.3均衡和稳定的原则

3小结

1.2对比和调和的原则

关键词:植物配置;植物遣景;艺术手法

如色彩浓重、体量庞大、数量繁多、质地粗厚、枝叶茂密的植物种类,给人以重的感觉;相反,色彩素淡、体量小巧、数量简少、质地细柔、枝叶疏朗的植物种类,则给人以轻盈的感觉。将体量、质地各异的植物种类按均衡的原则配植,景观就显得稳定、顺眼。构图在平面上的平衡为均衡,在立面上的平衡则为稳定

如垂柳初发叶时由黄绿逐渐变为淡绿,夏秋季为浓绿。(2)利用不同植物材料在同一时间色彩的变化创造园景。又如香樟与柳树配置,绿色对比度大,效果好。(1)植物本身色彩会随着一年四季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如何利用植物材料在不同季节里,以不同色彩来创造园林景点供人欣赏,这也是植物配置中主要的一点。“色彩”的艺术主要谈谈叶色方面的植物配置。(3)绝大多数植物的叶片是绿色的,但植物叶片的绿色在色度上有深浅,在色调上也有明暗、偏色之异,园林中的绿色叶有墨绿、黛绿、新绿、黄绿等。如早春的榆叶梅、连翘和桃花同时开放,粉红色和黄色配在一起非常美丽(见图3)。鸡爪械叶子在春天先红后绿,到秋季又变成红色。同时,在配置时将各种单色或混合色深浅不同的绿色植物调配在一起,既富于色彩变化,又处于统一的绿色基调中,使人感到和谐悦目。再如英国谢菲尔德公园,路旁草地深处一株红枫,雄红的色彩把游人吸引过去欣赏,从而改变了游人的路线。春季银杏和乌桕的叶子为绿色,到了秋季则银杏叶为黄色(见图2),乌桕叶为红色。如深绿色的柏类与绿色的垂柳,在形态上与色彩上都形成对比(见图4)。应注意绿色的深浅度配置,如柳树叶色较浅,桂花次之,而松柏类较深。用衬托和对比的手法,可以增加人们视野的深度感,如由深到浅的配置,就显得深远

松竹之类,则可以借听风声,“苍松如龙,风起其中,松涛轰鸣”,使人如入深山幽谷,景观“万壑松风”即取之于此意境。阁前亭边,一池碧波,几点残荷,可领略到“留得残荷听雨声”之情。移竹当窗,也可借听潇湘夜雨。利用大自然的风雨与花草树木的巧妙配合,更能生动地表现风雨声响的魅力,使空间感觉千变万化,使人更真实地感受到园林植物所表现的自然美的意境。窗前、檐下植上一丛芭蕉,当庭栽上几株梧桐,每当潇潇雨落之时,便可听到“雨打芭蕉浙沥沥”之声(见图5)。随风摇曳的竹林发出萧瑟之声,使空间气氛更显得深邃幽静。植物还可以用来表现风雨声,借听天籁之声

2.1植物配置中“姿态”的艺术

找出近似性和一致性,配植在一起才能产生协调感。相反地,用差异和变化可产生对比的效果,具有强烈的刺激感,形成兴奋、热烈和奔放的感受。因此,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常用对比的手法来突出主题或引入注目。对比是借两种或多种性状有差异的景物之间的对照,使彼此不同的特色更加明显,提供给观赏者一种新鲜兴奋的景象。调和使通过布局形式、造园材料等方面的统一、协调,使整个景观效果和谐。植物景观设计时要注意相互联系与配合,体现调和的原则,使人具有柔和、平静、舒适和愉悦的美感

1植物配置的艺术原则

1.1变化和统一的原则

因此要掌握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的原则。运用重复的方法最能体现植物景观的统一感。变化太多,整体就会显得杂乱无章,甚至一些局部感到支离破碎,失去美感。植物景观设计时,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多样性,但又要使它们之问保持一定相似性,保持统一感,这样既生动活泼,又和谐统一

2.4植物配置中“芳香”的艺术

植物景观设计同样遵循着绘画艺术和造园艺术的基本原则,即统一、调和、均衡和韵律四大原则

花木的千姿百态极其丰富,竹子、玉兰树态轻逸娟秀;松柏类高亢刚劲;梅树干枝旁斜溢出,古拙奇雅;垂柳、碧桃窈窕妩媚;芭蕉、棕榈舒荫翠叶如洗;藤木左盘右绕,筋张骨屈,有的像骇龙腾空,苍劲妖娆,拗怒飞逸(见图l)。所以,不同体形的植物创造了不同的园景,给人不一样美的感觉。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在《说园》中曾将“花木重姿态”与“音乐重旋律、书画重笔意”相提并论,认为重视花木的姿态是我们民族在欣赏园林花木上的一大特色。如北京亚运村中心花园的基调树种针叶树的水杉以及阔叶树的泡桐,取其体形姿态以及引发的气质,使它既能体现民族特色又易于周围环境协调。要利用不同植物的不同体形和不同姿态来创造“姿态”的艺术

人们赞梅、兰、竹、菊为“清华其外,淡泊其中,不作世之态”的“四君子”。以松柏的苍劲挺拔,蟠虬古拙的形态,抗耐寒、常绿延年的生物特性比拟人的坚贞不屈、永葆青春的意志和体魄,成为正义、神、永垂不朽的象征。园林植物不仅给人以环境舒适、赏心悦目的感受,还可使人产生不同审美心理的思想内涵。把花木的外形气质结合起来,突出其神态和风韵,大大增强了花木的艺术魅力。在严冬时节,唯有松、竹、梅傲霜斗雪,屹然挺立,因此人称“岁寒三友”,推崇其顽强的性格和斗争精神(见图8)。人们在欣赏自然植物美的同时,逐渐将形象美人格化,借以表达人的思想、品格作为情感的寄托。此外,还有牡丹国色天香,梅花清致雅韵,玉兰幽谷品逸,青竹高风亮节,菊花操界清逸,荷花出污泥而不染,水仙冰肌玉骨,杨柳婀娜多姿,合欢纤巧妩媚,红豆相思,紫薇和睦等等

在柔和的月光下,树影摇曳,给人一种神奇幽静的感觉。花木随着日照投映于白墙上,落影斑驳,墙移花影,形成优美的动景。以直杆青叶竹子为例,则有“日出有清荫,月照有清影,风来有清声,雨来有清韵,露凝有清光,雪停有清趣。”突出了一个“清”的美感,具有独特的意境美。利用自然光线和植物产生的明暗对比、光影对比,配合空间的收放,借以渲染环境气氛。如苏州留园的“古木交柯”,古树花木随日照投影于白墙上,疏密有致,浓淡相称,犹如一幅素雅的中国山水画,这是由唐诗“坐对当窗木,看移三面阴”引发的构思,可谓别具匠心(见图7)

只有充分了解不同植物所具有的特有的姿态,色彩以及其他方面的特性,不断地在实践中寻求最佳最适的组合,深入探讨、研究、总结园林植物的配置手法,才能使每个景点互不雷同、各有特色,组景构图层次参差错落,布局优雅得体。既要有统一的整体风格,细部又要有独到的匠心之处【2】。园林植物配置的艺术如雕塑造型、绘画艺术一样,存在着均衡、韵律、调和、统一的哲理

配植中有规律的变化,就会产生韵律感。有规律的再现称为节奏,在节奏的基础上深化而形成的既富于情调又有规律、可以把握的属性称为韵律

2.6植物配置“含蓄”的艺术

英国的风景园林学家BClauston认为:园林设计归根结底是植物材料的设计,目的就是改善人类的生态环境,其它的内容都只能在—个有植物的环境中发挥作用。西方园林中,不论花园(Garden)或公园(Park),都是以植物为主要手段的。园林可以无山无水,但不能没有植物,植物对于造园是不可缺少的。西方国家的园林设计思想。历来中外园林首先是植物美感享受的对象

2.3植物配置中“声音”的艺术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09/208719.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