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蔬菜栽培 / 豇豆病害的防治

豇豆病害的防治

逐渐变褐,隆起呈小脓疱状,后扩大成夏孢子堆,表皮破裂,散出红褐色粉末即夏孢子

(天)左右喷1次,共喷2–3次

(张和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校区135信箱,邮编:。每7–8d喷1次,连喷3–4次

子在病残体上越冬。翌春日均温度21–28℃,具水湿及散射光条件,经3–5d冬孢子萌

锈孢子、夏孢子、冬孢子及担孢子,是专性寄生菌,只为害豇豆。我国北方主要以冬孢

近圆形或不规则的淡褐色斑,表面生稀疏白霉,即孢子囊梗和孢子囊。豆荚染病多腐烂

虫进行非持久性传播,病株汁液摩擦接种及农事操作也可传播

发产生担孢子,借气流传播,产生芽管,侵入豇豆叶片为害,同时产生性孢子和锈孢子

3种病毒在田间主要通过桃蚜、豆蚜等多种蚜。(CoAMV)和蚕豆萎蔫病毒(BBWV)侵染引起

712100陕西杨凌)

倍液,或72%霜霸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10d

深绿色脉带和萎缩、卷叶等症状。主要由黄瓜花叶病毒(CMV)、豇豆蚜传花叶病毒

但南方病菌主要以夏孢子越冬和越夏。日均温23℃,相对湿。孢子堆,产生冬孢子越冬

摘自于:2003年第5期《西北园艺》

防治方法:①发病初期开始喷洒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40%福

星乳油8000倍液,或50%萎锈灵乳油800倍液,或50%硫磺悬浮剂200倍液,或30%固体

后期形成黑色的冬孢子堆,使叶片变形早落。有时叶脉、种荚上也产生夏孢子堆或冬孢

叶片染病,初生暗绿色水浸状斑,周缘不明显,扩大后呈。时皮层腐烂,表面产生白霉

500–800倍液,或60%病毒A片剂(15kg水中加2片),或20%万毒清500倍液,或20%病

病部初呈水。该病主要为害茎蔓、叶片和豆荚。茎蔓染病,多发生在节部或节附近

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25%敌力脱乳油4000倍液加15%三唑酮可

石硫合剂150倍液,或25%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或65%的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后借气流传播,又进行多次重复侵染,直到秋后,或植株生育后期条件不适,才形成冬

1豇豆疫病

④发病初期喷洒1.5%植病灵Ⅱ号乳剂1000倍液,或83增抗剂100倍液或。提高抗病力

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600

不要连片栽培

该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严重时也可为害叶柄和种荚。初期叶背产生淡黄色小斑点,

3豇豆病毒病

以后,病部产生孢子囊进行再侵染,生育。囊,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借风雨传播

20%抗病盛乳油

平衡剂300倍液,或病毒速克灵乳油500倍液加克旱寒增产剂(黄腐殖酸锌)500倍液喷洒,

②发病初期开始,喷洒4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液,。采收后将病枝集中烧毁

毒A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或6%病毒克或20%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38

或70%乙·锰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4%杀

度90%,潜育期8–9d。在日均温稳定在24℃、连阴雨条件下,容易流行

②不要在雨前浇水,春、秋豇豆。湿性粉剂2000倍液,每隔10–15d1次,连续2–3次

条件适宜时,卵孢子萌发产生芽管,芽管顶端膨大形成孢子。以卵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

防治方法:①实行2a(年)以上轮作。低洼湿地采用垄作,合理密植,雨后及时排水

浸状不定形暗色斑,后绕茎扩展,茎蔓呈暗褐色缢缩,病部以上茎叶萎蔫枯死,湿度大

由豇豆疫霉引起。病菌生长适温为25–28℃,最高35℃,最低13℃,只为害豇豆

度大、通风透光不良条件下发病重

种荚染病,不能食用。此外,叶正背两面有时可见稍凸起的栗褐色粒点,即病菌。子堆

豇豆锈病由豇豆属单胞锈病和豇豆单胞锈菌引起。系单主寄生锈菌,能产生性孢子、

2豇豆锈病

连阴雨或雨后转晴,湿度高,易发病。地势低洼、土壤潮湿、密。后期形成卵孢子越冬

该病为系统性症状,叶片出现深绿、浅绿相间的花叶,有时可见叶绿素聚集,形成

的性子器;叶背面产生黄白色粗绒状物即锈子器

%病毒1号600–800倍液,或复方克病神500倍液加植保素500倍液,或病毒王500倍液加



夏孢子成熟。锈孢子成熟后,在豇豆叶上萌发侵入为害,后形成夏孢子堆,产生夏孢子

②及早防治蚜虫。③加强管理,。防治方法:①选用耐病品种如之豇28-2、红嘴燕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09/206763.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