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盆景病虫防治 / 美国白蛾的综合防治

美国白蛾的综合防治

如果第1代幼虫未防治好,第2代幼虫就可能大面积发生,所以应更加重视。第3代幼虫发生在9月初,这时药量可适当加大,而且考虑换药,以防美国白蛾产生抗药性。第3代幼虫发生期天气虽已转冷,也应重视,一旦放松,很容易成灾,并且可转移到农田、路边,给明年的防治带来困难。第2代幼虫大致在7月下旬开始孵化,必须抓准时机全面防治

美国白蛾属鳞翅目灯蛾科,是世界性检疫害虫。它食性杂,喜食的树种有100多种,毛白杨、柳树、千头椿、法桐、卫矛、西府海棠、紫叶李、红瑞木、金银木等园林植物都是它的“美味佳肴”。由于食性杂,发生量大,传播蔓延快,以致所到之处,不少植物片叶无存。5龄后分散转移时,可侵入附近农田、菜地危害

6月下旬和10月上旬,周氏啮小蜂最容易侵入美国白蛾的蛹,所以此时释放效果好。释放周氏啮小蜂前后7天不能打药,而且气温应在20℃以上,一般在美国白蛾3至4龄幼虫期释放

每年应定期在美国白蛾危害区释放一定数量的周氏啮小蜂。周氏啮小蜂是美国白蛾的主要天敌,它寄生于美国白蛾的蛹中,使其不能羽化。保持天敌数量是防治美国白蛾非常有效的措施之一。第六,生物防治

形态和生活习性

蛹长8至15毫米,宽3至5毫米,暗红褐色,腹部除节间外,布满凹陷刻点。成虫体长9至12毫米,翅展23至44毫米。老熟幼虫体长28至35毫米,头黑色具光泽。体侧和腹面灰黄色。体纯白色。背部毛瘤黑色,体侧毛瘤多橙黄色。前翅散生几个或多个黑褐色斑点,雌虫后翅在附近边缘处有小黑点。卵圆球形,直径0.5毫米。初产浅黄绿色或浅黄色,孵化前变灰褐色,有较强光泽,卵面有规则的凹陷刻纹

美国白蛾在我国北方地区1年3代,结茧化蛹越冬。美国白蛾喜欢生活在阳光充足、温暖的地方。幼虫孵出数小时后即能吐丝结网,3至4龄时网幕可达1米以上,有的甚至可以扩及整株树。成虫夜间活动,单层、成块产卵于树冠周缘枝条的叶背,约500至600粒,最多可达2000粒,上覆白色鳞毛。5月开始羽化,两代成虫的发生期分别为5月下旬至7月下旬8月上旬至11月上旬。虫龄不整,且世代重叠。幼虫在网幕中生活的时间,约占幼虫期的60%左右。在交通线两旁、公园及村落周围、庭院等处的树木上常集中发生。老熟幼虫爬行下树,在树干老树皮下或附近适宜的场所结茧化蛹,在地下化蛹时则做蛹室。进入5龄后,开始弃网自由取食,多分开在树冠上部危害

第四,药剂防治。5月下旬是第1代幼虫孵化期,初孵幼虫集中在网幕内,所以这一时期用药效果最好

第三,在末龄幼虫化蛹时,可在树主干距地面1米处扎草捆,诱集幼虫在草捆内化蛹,再把草捆取下集中烧毁

把剪下的幼虫集中烧毁。要在幼虫3至4龄之前剪除网幕,因为此时幼虫群集网内尚未分散。由于气候、天敌等的作用,越冬蛹一般死亡率很高,因而第1代虫源基数小,又发生在雨季之前,此时是处理网幕中幼虫的最佳时机。第二,人工剪除网幕消灭幼虫

美国白蛾在建筑物缝隙、屋檐下面、树干皮下及树洞内、砖块杂物下面等处越冬,冬季可在这些地方人工挖蛹、摘蛹。第五,冬季防治

综合防治

首先要加强监控,及时掌握虫情。要掌握新疫区虫害发生的面积、种群密度、分布状况及害虫喜食树种等,并准确掌握美国白蛾发生的始、盛、末期,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一旦传入的美国白蛾,应按检疫条例及时予以清除

对1至3龄幼虫用灭幼脲3号1000至1500倍液喷洒,10天后死亡率可达90%以上,而且灭幼脲喷药3小时后遇雨仍不减药效。用80%敌敌畏乳剂800至1000倍、农地乐2000倍液喷洒,效果都很好。农药一般选择触杀和胃毒剂,幼虫对一般的杀虫剂都较敏感。对3至4龄幼虫用敌敌畏加灭有脲3号效果更好。喷药时注意必须把网打破,四周喷药,喷药要均匀,重点是树木向阳和树枝顶端部位,这些常是美国白蛾聚集的地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09/204624.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