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木雕行情 / 当代艺术市场走得很怪

当代艺术市场走得很怪

王锋:购买渠道出现了问题。拍卖市场货源少,所以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即使是新作也卖得很好

你认为这种发展趋势是健康的吗?

《第一财经日报》:两年前,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中国现当代艺术中拍价最高的作品仍然出自赵无极、朱铭等中国现代艺术大师,或者是蔡国强、张洹等旅外艺术家之手。但是,两年后张晓刚、岳敏君等人的作品拍价明显超出了他们

你怎么看待“当代艺术的回流”,到底是谁在追捧中国的当代艺术?

面对中国当代艺术作品价格成倍上涨、投资人多于收藏家的现状,中国当代艺术市场资深观察人王锋,接受了《第一财经日报》的专访。《第一财经日报》:当2004年11月香港苏富比开始第一个中国当代艺术专场的时候,就有人预测“中国当代艺术开始真正回流”

3月31日,张晓刚2004年作的《航海员(女孩)》、王广义2005年的《大批判》、艾未未2004年的《中国地图》和苏新平2005年的《宴会-第五号》,都拍出了令人惊喜的价格。这说明,好的当代艺术品在目前的市场中仍然很少,或者并未流通;同时也证明了中国艺术市场存在隐患,新作品就拿到二级市场上拍卖,在这样的市场流通环节中,一级市场的功能是缺失的

他们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购买是短期行为,只是整体市场流向的“分流”。纽约拍卖的火热则是理所当然的现象,因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学术标准和价格体系一直是国外确立的,这导致主要是海外藏家决定了整个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状况。尤其在最近阶段,海外当代艺术收藏兴起“中国热”,在欧美市场出现了大批中国当代艺术的购买群,所以从整体上看,中国当代艺术仍然是往外走的。国内的藏家现在很多开始开画廊,这证明了他们不是理想的终极藏家,而是投资者

至于当代艺术,香港的拍卖行直接从内地艺术家手里拿货,再卖给内地藏家,这个不能叫回流。王锋:古董、书画这些艺术品的确是有回流的,因为国内的藏家很早就开始了这一领域的收藏

是什么导致了这种现象的产生?

但这两次拍卖中,在世艺术家的近作均以高出估价数倍的价格成交。作为二级市场的拍卖行,一般都会以经典作品作为自己的拍品,新作很难在拍卖中成交。《第一财经日报》:我们注意到,在今年3月31日纽约苏富比和4月7日香港苏富比两场拍卖中都有不少艺术家新作

合理的情况应该是,艺术家的作品被画廊代理并推广,一些经典作品再流动到二级市场上拍卖。这样才有利于整个市场的良性循环,才不会出现资本重于学术、投资热过收藏的现象。中国当代艺术市场走向国际的第一步就走得比较怪,现在很难下断言这样是好还是不好,但值得警惕

市场的先期发展已经使他们拥有了一批成熟的买家,市场非常坚实。这些买家会比较理智,比如通过一些渠道低价位进货,这导致了赵无极这样的艺术家的市场价格没有剧烈地波动。同时,不排除在某些本土艺术家作品上,市场出现炒作的现象——据说,国内有几个财团就在有计划地炒作一些本土艺术家。王锋:从一方面来看,中国当代艺术有很大的价格空间,一些大师级的艺术家的行情见涨是正常现象,是合理的“归位”;从另一方面来看,赵无极这些艺术家的作品这几年的价格已经涨得很高了,已经获得了大师级的价格位置。在海外艺术家和本土艺术家的群落中,一些艺术家——比如蔡国强和方力钧,他们的市场意识觉醒得比较早,对待自己作品的市场比较负责任,所以他们的市场仍然是比较稳健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09/202679.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