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盆景病虫防治 / 园林植物地下害虫的危害种类与综合防治

园林植物地下害虫的危害种类与综合防治

一、园林植物地下害虫的种类、危害特点与发生规律

(4)铲除杂草,清洁田园,消灭杂草上的卵和幼虫,可清除地下害虫产卵的发生场所,切断幼虫早期的食料,减少虫源

草坪受到蛴螬危害,植株生长出现失绿、萎蔫现象,大面积斑秃,较严重的则成片死亡。金龟子近年来对草坪的危害日趋严重,成为草坪的主要地下害虫之一,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发生,咬食草坪根部。蛴螬为地下害虫,防治起来非常困难。用手一提,就能掀起大片草坪并在掀起草坪的地面上看到大量的幼虫。轻者影响草坪的美观,重者造成草坪大面积枯死甚至毁灭。如果防治方法不当,则既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又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受害草坪多呈长条状枯死斑,严重降低草坪的观赏价值。此虫食量大,爆发性强,短时间内即可将成片草坪破坏得残缺不全

华北蝼蛄是华北地区草坪和苗圃内重要的地下害虫之一,其成虫体长42厘米左右,茶褐色,翅短小,前足扁平,有尾须两根,前胸中央有一个心脏形暗红色斑点,以成虫和幼虫咬食幼苗的根和嫩茎,并在床面上钻隧道,造成缺苗现象

新羽化的成虫6月下旬出土,7月中旬盛发,8月后逐渐减少。一年一代,发生整齐。成虫活动适温为26.9℃,相对湿度75.8%,土深10厘米,地温为28.2℃。目前确定的优势种的中华弧丽金龟子分布于国内各省

翻耕曝晒地壤,中耕除草,均可使之死亡。(1)翻耙整地,精耕细作,破坏其生活环境,翻松土面深至25-30厘米左右,使地下害虫(卵)裸露地表,冻死或被大敌啄食而降低数量。特别是金针虫的卵和初孵幼虫,分布于土壤表层,对不良环境抵抗能力较弱

小地老虎一年发生3-4代,以卵、蛹或老熟幼虫在土中越冬。成虫羽化后经3-5天,开始产卵,卵多散产于低矮叶密的草上,少数产于枯叶及土隙下。每头产卵800-1000粒,最多达2000粒。翌年3月出现成虫,成虫具趋光性和趋化性,喜吸食酸、甜、酒味等芳香性物质

由于它们分布广,食性杂,危害严重且隐蔽,并混合发生,若疏忽大意,将会造成严重损失。这类害虫种类繁多,危害寄主广,它们主要取食园林植物的种子、根、茎、块根、块茎、幼苗、嫩叶及生长点等,常常造成缺苗、断垄或植株生长不良。其中对园林植物危害性较大的有蝼蛄、蛴螬、地老虎、金针虫等,都以幼虫危害。地下害虫是指在土中生活危害植物根部、近土表主茎及其他部位的害虫,主要有蝼蛄、蛴螬、地老虎和金针虫等

1.农业防治

(1)黑光灯诱杀金龟子、蝼蛄、地老虎等的成虫对黑光灯有强烈的趋向性,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在可能的情况下,于成虫盛发期置一些黑光灯进行诱杀。灯光诱杀成虫,晴朗无风闷热天气诱集量尤多

4.金针虫成虫体长20毫米左右,体扁平,长条形,淡黄褐色至深栗色,体上密布金色细毛,幼虫金黄色,胸、腹部背板中央有一条纵沟。华北地区草坪及苗圃内发生普遍,主要咬食植株的根、嫩茎和刚发芽的种子

傍晚放置新鲜的泡桐叶、南瓜叶片(叶面向下)于小地老虎的危害处,清晨掀起捕杀幼虫。晚上可利用金龟子的假死性,进行人工捕捉,杀死成虫。(5)人工捕捉幼虫、成虫。当害虫的数量小时,可根据地下害虫的各自特点进行捕杀。2.诱杀。清晨在断苗周围或沿着残留在洞口的被害枝叶,拨动表土3-6厘米,可找到金龟子、地老虎的幼虫。检查地面,发现隧道,进行灌水,可迫使蝼蛄爬出洞穴,再将其杀死。幼虫期可将萎蔫的草根扒开捕杀蛴螬

一年发生一代,以幼虫越冬。危害盛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中旬,7月中旬出现新一代幼虫,成虫通常昼伏夜出,趋光性很强,对黑光灯尤为敏感。幼虫取食草的下部。全世界已知约有2.8万种金龟子,国内已知约有1300种,其中杆食性的占60%以上,大多属于鳃角金龟科、丽金龟科、犀金龟科(独角仙)和花金龟科等。金龟子属鞘翅目金龟子总科,下分为22个科

蝼蛄分华北蝼蛄、非洲蝼蛄、台湾蝼蛄、普通蝼蛄等几种,是危害草坪等园林植物的常见害虫,也是对高尔夫球场果岭草坪危害最大又最难防治的地下害虫。它具有一对非常有力呈锯齿状的开掘足,在地下来回切割草和根茎并往前爬行,拱出条条隧道,所过之处,根茎全被切断,轻则降低草坪质量,重则造成大片草坪死亡

同时,合理施用碳酸氢铵、腐殖酸铵、氨水或氨化过磷酸钙等化学肥料,对地下害虫具有一定的驱避作用。忌施未腐熟的有机肥。(2)合理使用肥料,增施腐熟的有机肥能改良土壤透水、透气性能,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从而使根系发育快,苗齐苗壮,增强抗虫性

而其成虫金龟子则食性很杂,花、叶和果实均是其取食对象。专门取食园林植物根茎部,引起植株萎蔫而死。体近圆筒形,常弯曲成“C”字形,乳白色,密被棕褐色细毛,尾部颜色较深,头橙黄色或黄褐色,有胸足3对,无腹足。2.蛴螬蛴螬是各种金龟子幼虫的总称,俗称“土蚕”

(2)利用蝼蛄趋向马粪的习性圃地内挖垂直坑放入鲜马粪诱杀,还可在圃地栽蓖麻

防治时应抓住时机,采取农业措施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防治。三、园林地下害虫的综合防治地下害虫的特点是长期潜伏在土中,食性很杂,危害时期多集中在春秋两季

1-2龄幼虫群集于杂草、花卉、幼苗的顶心嫩叶处,昼夜取食危害。成虫有假死的习性,受到惊扰即卷缩成团。幼虫老熟后多潜伏于5厘米左右深的土中筑土室化蛹,蛹期约15天。幼虫共分6龄,个别7-8龄。3龄以后,开始扩散,白天潜伏于杂草、幼苗根部附近表土的干、湿层之间,尤以黎明前露水多时更甚,把咬断的幼苗嫩茎拖入穴内供食。在食料不足或环境不适时,则发生迁移,多在夜间,也有在白天迁移危害的

幼虫分三龄,三个龄期达314天,以三龄幼虫在60-70厘米土中越冬。金龟子类害虫以其幼虫蛴螬取食杆株的根系,多集中在春、秋两季危害,在草坪、花卉上以4、5月危害严重。后在土深5厘米处化蛹,预蛹期7-8天。次年4月,幼虫上迁进入耕犁层危害。成虫6-7月发生,取食草的地上部分,一般具趋光性及假死性。蛹历期一般14.5天,温度高时,蛹期缩短

在酷暑时,蝼蛄潜入土中越夏,只是在新播种地稍有危害。3月下旬至4月上旬,蝼蛄逐渐苏醒,随着地温升高,蝼蛄开始活动,当平均气温达到11.5℃左右时,开始出现蝼蛄拱出的虚土隧道。蝼蛄昼伏夜出,以夜间9-11点活动最旺盛,多在表土层或地下活动,特别是在高温、高湿、闷热、雨后的夜晚活动最频繁。8月底至10月初,又是一个危害高峰,10月中旬后,陆续入土越冬。日平均气温达18℃左右时,危害猖獗。蝼蛄以成虫或若虫在地下越冬,深度为地下水位以上和冻土层以下

地老虎幼虫3龄以前群集于杂草或幼苗上,抗药力小,是防治的关键时期

1.蝼蛄俗称“土狗子”,以成虫和若虫在土壤中开掘隧道,咬食幼苗根和茎,使幼苗干枯死亡。食性杂,能危害多种园林植物

根据该虫的习性,防治上应注意4-5月幼虫浅土层的危害及6-7月成虫期的危害。食性杂,不但危害花卉苗木,还大量危害农作物。3龄后分散活动,白天潜伏于土表,夜间出土危害,咬断幼苗根茎或咬食未出土的幼苗。3.地老虎地老虎俗称地蚕、切根虫,幼虫3龄前昼夜活动,多群集于叶片和茎上,危害极大,可使草坪和苗圃成片空秃

成虫出土后即可交尾,产卵主要在叶片上,单雌产卵约40粒,卵散产,卵粒包藏于卵室中,一室一粒。成虫白天活动,傍晚潜回土内,有假死性,常群聚取食草坪和其他园林植物的叶片、花瓣和花蕾、残留叶脉和花柄。初产卵乳白色,椭圆形,径长宽为1.4×0.9毫米。成虫寿命26天。卵历期10-12天

二、影响地下害虫危害的因素

蝼蛄喜欢在潮湿的地域中生活,对马粪等未腐熟的有机质特别感兴趣,成虫有很强的趋光性。刚孵出的幼虫喜群集、怕风、怕光、怕水。非洲蝼蛄孵化后群集时间为3-6天,华北蝼蛄群集时间稍长,而台湾蝼蛄群集时间最长,达5-11天,以后分散潜入地中危害。因此,在6-8月份如发现向下的洞中有虚土或杂草堵塞,往往是蝼蛄的卵室或幼虫的群集地,顺着洞下切取土,可找到蝼蛄的卵块或幼虫,或下挖可找到成虫

(3)种植诱集作物。春季在苗圃中撒播少量觅菜籽,吸引地老虎到觅菜上危害,以减轻对花木的危害

小地老虎昼伏夜出,成虫暗褐色,幼虫咬断幼苗茎基部。国内发生的有小地老虎、大地老虎、黄地老虎、八字纹地老虎、显纹地老虎及警纹地老虎,其中以小地老虎为最多,危害最重。小地老虎全国均有分布,成虫体长20毫米左右,全身灰褐色,前翅具有两对横纹,幼虫黑褐色,腹背有黄褐色纵线两条,主要危害植株的根、茎,造成大量死亡

金龟子的幼虫(蛴螬)适生于中性或微酸性的土壤,若前作为豆科植物,又加施未经腐熟的厩肥,则蛴螬必然较多。地下害虫的发生与土壤的质地、含水量、酸碱度、圃地的前作和周围的花木等情况有密切关系。例如,地老虎喜欢较湿润的粘质土壤。蝼蛄多发生在轻盐碱地、粘砂壤、湿润、松软而多腐殖的荒地及河渠附近。地下害虫危害多集中在春秋两季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09/190788.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