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园林病虫防治 / 观赏植物锈病的症状识别与综合防治

观赏植物锈病的症状识别与综合防治

10.美人蕉锈病

(3)褐锈病

锈病比白粉病等病害的发生更为普遍而严重,不论草本或木本花卉植物,甚至草坪、草地,都有此病危害。观赏植物锈病是由锈菌目真菌寄生而引起的病症

一、锈病的症状识别与发生规律

8.石竹锈病

1.栽培防病

4.槐树锈病

14.牡丹锈病

2.菊花锈病

锈病是月季的主要病害之一,它是由真菌中的短尖多胞锈菌和蔷薇多胞锈菌所致。锈病能使叶片枯黄早落,直接影响月季的正常生长,被侵染的植株,春天新芽初放时,表面布满鲜黄色粉状物,随后被侵染的叶片正面出现褪绿的黄色小斑点,叶背产生橘黄色粉堆,最后变成黑色的小粉堆,不同时期的发病部位出现的粉堆分别为锈病的锈孢子、夏孢子及冬孢子。病菌在病株和落叶上越冬,到了春暖花开又多雨时,便借气流传播

比黑锈病危害严重。(2)白锈病叶子表面发生灰白色圆形病斑,逐渐发干,呈红褐色,最后变成黑褐色,严重时致菊株枯死

严重时,菊叶上布满病斑、叶片卷曲,叶色黄褐,植株生长不良、衰弱,并且大量落叶。菊花锈病有黑锈病、白锈病、褐锈病等,都是病菌孢子传染的,气候湿润时容易发病。菊花锈病主要危害叶部,也可危害茎部

3.海棠锈病

12.龟背竹锈病

(2)山田胶锈菌

13.芍药锈病

对锈病这类生理性病害的防治,主要从改善栽培条件入手,以预防为主,采取化学手段以防、治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防治

叶子表面密生淡褐色或橙黄色的细小斑点,导致叶子枯黄。病原菌一般在植株新芽中越冬,随菊苗繁殖而传播,病原菌喜凉,不耐高温,9-12月发生较多,温度在6℃以下或31℃以上时不易侵染,而温暖多湿季节有利病害发生,在湿度大、光照不足、通风不良、昼夜温差大、10-24℃条件下最易发生,寒冷、阴雨、日暖夜寒、潮湿天气发生较严重

此外锈病还危害雁来红、半支莲和草坪草等多种观赏植物

二、锈病的综合防治

11.鸢尾锈病

在叶片的表皮下产生链状的无色孢子。此病是由白锈菌引起的,紫罗兰植株受侵染后,病部变为焦黄色,后期变为褐色

7.牵牛花白锈病

(1)黑锈病

1.月季锈病

桧柏等植物被侵染后,针叶和小枝上形成大小不等的褐黄色瘤状物,雨后瘤状物(菌瘿)吸水变为黄色胶状物,远视犹如小黄花,受害的针叶和小枝一般生长衰弱,严重时可枯死。据观察,该病冬季寄生危害桧柏嫩枝,其中以蜀桧、龙柏发生较重,花柏、刺柏次之。海棠锈病在我国普遍发生,除对海棠、桧柏造成危害外,还直接导致多种果树受害、减产。夏季寄生主要危害苹果、梨、各类海棠、山楂等的叶果和嫩枝,其中以梨树危害最重。导致危害的病菌有两种

危害地区较广,尤其在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发病较为严重。因为锈菌危害的观赏植物种类很多,因此在不同的植物上危害时的症状表现及发生规律也有一定差异。锈病的病原菌一般导致观赏植物发生黄色、黑色或橙色小斑,尤其多黄色孢状斑,其中生铁锈色粉状孢子,故名锈菌。锈菌孢子主要借助气流、风雨等传播,锈菌大部分为专性寄生菌,专化性强。由锈菌的夏孢子或冬孢子,在适温潮湿季节萌发,产生担孢子,随风飘逸传染,受害部位的叶片正反两面着生橘黄色的粉状孢斑,破裂后又散发出橘黄色粉末即锈菌孢子,重复侵染。严重时叶子枯萎,导致植株死亡。锈菌可产生多种孢子,最多的是性孢子、锈孢子、夏孢子、冬孢子和担孢子五种

3.喷药防病

黑锈病是锈病中危害较普遍的一种,开始叶片表面出现苍白色的小斑点,逐渐膨大呈稍圆形突起,不久叶背表皮破裂生出成堆的橙黄色粉末,随风飞散,大面积传染。随后叶片上生出暗黑色椭圆形斑点,叶背表皮破裂后又生出黑色粉末,严重时自下而上全株染病,最后导致叶片干枯

2.合理配植观赏植物,切断传播途径

5.仙人掌类锈病

9.萱草锈病

15.紫罗兰锈病

6.向日葵锈病

病斑上着生针头大小橙黄色的小点粒,后期变为黑色。叶面最初出现黄绿色小点,扩大后呈橙黄色或橙红色有光泽的圆形小病斑,边缘有黄绿色晕圈。该病同时还会危害桧柏、侧柏、龙柏、铺地柏等观赏树木,引起针叶及小枝枯死,影响园林景观。在我国各个省市均有发生,发病严重时,海棠叶片上病斑密布,致使叶片枯黄早落。锈病主要危害海棠叶片,也能危害叶柄、嫩枝和果实。海棠锈病是各种海棠的常见病害,危害贴梗海棠、垂丝海棠、西府海棠以及梨、木瓜等观赏植物。叶柄、果实上的病斑明显隆起,果实畸形,多呈纺锤形;嫩梢感病时病斑凹陷,易从病部折断。病组织肥厚,略向叶背隆起,其上有许多黄白色毛状物,最后病斑变成黑褐色,枯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09/188567.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