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和田玉 / 古玉鉴赏小常识

古玉鉴赏小常识

至明清时期,我国玉雕制作工艺发展到了顶峰。清代玉雕工艺特别是乾隆年间,更有新的发展,这时在玉材选料、加工、磨光等工序上更加讲究,雕琢得更为精细玲珑,令人喜爱。明代使用三层透雕法,纹饰为前代所不及,常见有松、竹、梅、缠枝花卉、麒麟、人物、鸟兽等纹饰,有些玉佩饰上增添了“福”、“禄”、“寿”等吉祥寓意字样,品种也是多种多样,仅文具中就有玉砚、玉笔架、玉笔管、玉洗、玉砚滴、玉镇纸等。众所周知的“夏禹治水图”玉件,就是一件天然形状的大山全身雕琢着各种事物,人物动作形象各有不同,有的肩负重担,有的引水入渠,有的推车运土,雕刻得栩栩如生,形象生动逼真,是件价值连城的瑰宝

周代在玉器上着意进行精雕细刻,严谨工整,线条较商代宛转自如。周代由于崇尚礼制,礼器的大小和尺度都标志着奴隶主贵族内部不同身份有不同的礼制。在商代为“臣”字眼的原有风格上又将两端线条接长,使其为似是而非的变形的“臣”字眼。常见的纹饰有窃曲纹、方格纹等,特别是当时玉雕阳文线条的出现,是技法处理上的一大飞跃。早在原始社会阶段,我们的祖先就用玉石制作成像矛、刀、斧等一类生产工具和各式各样的玉雕装饰品,在奴隶社会,即商周时期,工艺又有新的进展,琢磨精细,纹饰优美,并新出现有鱼、龟、鸟等形象的玉雕佩饰

在春秋战国时期,玉雕工艺走向精益求精,品种日益增多,如玉璧纹饰出现阳线和阴线交错的技法,纹饰更趋繁杂,有卧蚕纹、谷纹、联云纹、鸟首纹,同时还出现浮雕和透雕的技法。两汉时期是玉器品种大增时期,其玉雕出现心形佩、龙形佩、玉人、动物等玉佩。如这时西域各族人为本摹作的玉胡人,以及由胡人与动物绘雕的立雕器。唐代,玉器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相对衰落后又有所复兴,由于唐代佛教盛行,除有玉雕佛像外,还出现带方饰版、梳子背等图案,大量吸收花卉、鸟兽、虫鱼、人物为主要题材,既繁且广。宋元时期,实用器以玉杯、盘较多,纹饰以龙凤呈祥为主,同时还有马、羊、鸳鸯、花卉以及水中跳跃的鱼等图案的玉雕

总之,玉雕象征着我国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正如马克思说的:“从一个民族的武器、工具或装饰品,就可以事先确定该民族的文明程度。在收藏方面应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要注重它具有各个时期的艺术风格和特点;二是要注意它的造型、纹饰、技法、玉色、玉质等方面,全面进行对比分析,不可偏废;三是要注意其主要特征,如动物造型的玉雕,龙纹中主要是看头部、眼部、爪部的变化,如民间有“汉兽不回头,回头不到汉”的说法,值得借鉴。”从审美的角度上看,玉雕就充分证实了这一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09/173547.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