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盆景知识 / 红色老区续写绿色革命

红色老区续写绿色革命

天保工程实施后,荒山面积大大减少。在子午岭的山坡上,华池总场场长王润虎介绍,这是1993年~1997年的三北荒山造林工程,1.3万多亩,现在平均胸径在8厘米以上,带状栽植,都已郁闭成林。截至2007年,子午岭人工林累计保存面积150多万亩。去年,子午岭林区纳入生态效益补偿范围的公益林达到110.4万亩

4个县级林业总场下辖26个国有林场,肩负着守护和建设美丽子午岭的生态任务。子午岭介于泾河与洛河两大水系之间,一条绿带串起庆阳市的正宁、宁县、合水、华池4个县级林业总场,主脊绵延250多公里,面积4900多平方公里

生态无界限。子午岭绵延几百里的森林,呵护着山下的每片土地、每户人家

从左健康,到朱文彬,林场有很多和他们一样在国有林场奉献了一辈子的老职工,他们的儿女大多继续着永不完结的绿色事业

合水林业总场场长夏华说:“刚才咱们在山上看见的护林员朱献峰,就是他的小儿子。”

——来自甘陕交界全国最大国有林场群的(中)

在子午岭林区,26个国有林场的务林人持续着生态保卫战,昨日今朝,革命的内容有不同,革命精神没有变。过去的窑洞教室,如今不仅是寻找红色记忆的景点,还是东华池林场的场部办公室

“当一天林业工人,就造一天林子。”左健康是这么做的。全国劳动模范、甘肃绿化奖章、甘肃省先进工作者……老人的荣誉摆满了一桌子

1994年的黑木资源管护站,管护生活曾被编成顺口溜:三个老汉把门看,房顶漏洞看见天、墙缝看见山;一个灯泡断了线,黑白电视没有电;三个水缸并排站,三堆柴火摆一院;一天两餐六顿饭,工资不足二百三

林场的主要任务是生态建设,在这样一个小社会中,从林场的场部、医院、学校、苗圃、?t望塔、管护站到职工家,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都要靠林场自己

献了青春献子孙,这句话林场人说的特别多

2008-11-25

据合水县水土保持管理局提供的数据:合水县10年前的入河泥沙含量690吨/年,2007年入河泥沙含量389吨,泥沙含量大幅减少。合水县气象局资料显示:1999年,合水县降雨量487.7毫米,2007年降雨量是602毫米

这道岭上有三年造的油松,那座山上有3000多亩成材的油松林,过一道岭,又见四五年前造的油松沙棘混交林。一片片新绿书写着子午岭务林人的骄傲

■守护美丽的子午岭

连家砭林场中心苗圃,2006年~2008年苗木收入50多万元。大凤川林场引资办起香料厂,加工香紫苏,今年收购原料6000多吨。东华池林场有苗圃130亩,年收入有20万元左右

让他高兴的是,刚退休的时候每个月工资只有三四百,现在每个月有1800元,一年比一年多。2000年在合水林场退休的朱文彬,19岁从老家河南支边到甘肃,今年68岁

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同样地处农村的国有林场却享受不到相关的优惠政策,林场成了农村中的农村

甘肃庆阳,地处黄河中下游的黄土高原沟壑区,子午岭被称为庆阳的生命线。这里有光荣的革命老区,是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1929年就开展革命活动

子午岭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这里生长着松树、柏树、桦树等200多种用材和经济林木,栖息着豹、狍鹿、灵猫、黑鹳等150多种野生动物

庆阳地区专业队承包造林是从合水林场副场长祁越峰牵头开始的,他笑说,这也是逼出来的

■生存拐点寻求发展方向

在生存的拐点上,国有林场正在多方向寻找突破口

■建设生态也要发展自己

子午岭是甘肃第三大天然林区,是黄土高原中部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一片次生林。这里被誉为陇东“绿色屏障”、黄土高原的“天然水库”

2003年~2007年,子午岭林区共投资4808万元,使林区90%的职工告别了破窑洞和土木结构的危房

■时间见证的生态效益

中国绿色时报11月24日

公益型,是子午岭林区的第一定位

尚文博郝明

“山上厚厚的黄土为密林覆盖,山下溪水清流拍打着两岸红色的砂岩崖。”当地有一首歌,就叫《美丽的子午岭》

如今,一些林场利用区位优势,搞种植养殖、商品苗木生产、承包造林工程、林副产品开发、森林生态旅游,部分产业发展已步入正轨

夏华说,过去管护人员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吃住上,现在吃住不担忧了,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护林上。夏华说,要想把林子管住,基础设施搞不好是不行的。合水林业总场8年来累计投资1495.5万元,用于新建、改建办公楼、资源管护站,改造职工危房、维修林区道路

物价不断上涨,国家造林的投资基数始终没涨,固定的生态补偿金仅够林场生存。除了生存问题,国有林场还有发展问题

■献了青春献子孙

近几年山绿了,水清了,葫芦河很少发水,种玉米也有收成了。”。太白镇后台自然村村民张军说:“前些年,葫芦河每年要发好几次洪水,我种在河边的玉米不是被水冲走,就是被水淹没

立足林业求生存,跳出林业求发展,成了诸多林场的选择。苗木繁育成为华池林业总场创收的支柱产业,每年创收140万元左右

红色老区续写绿色革命

场长王润虎介绍,老人这一辈子在林业上,娃也在林业上。三年前,他家乔迁新居,如今的门楣上写着“贵在自立”。坐在客厅,老人说话的时候始终一脸笑容。东华池林场年初刚退休的老职工左健康,是全国劳动模范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09/166784.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