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园林知识 / 折枝花卉的审美特质

折枝花卉的审美特质

……简易而天下之理得矣。”《周易》非常推崇“简”的。《周易·系辞上传》:“乾以易知,坤以简能。从卦象的构成来看,无论是八卦还是六十四卦,都是具有深刻含义的符号,但“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这些简易的符号能“弥纶天地之道”,将宇宙生命的诸变化囊括在其中。易则易知,简则易从

二、折枝花卉的艺术特征

唐·施肩吾《观叶生画花》:

1.苏轼的评价

眼明三伏见此画,便觉冰霜抵岁寒

边鸾雀写生,赵昌花传神

宋·张拭《题墨梅》云:

日暮梅斜又一枝,水边记我独吟时

2.历代题画诗中的评价

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

悬知君能诗,寄声求妙语

心窍玲珑貌亦奇,荣枯只在手中移

今朝故向霜天里,点破繁花四五枝

不妨更做江南雨,并写青青叶下垂

低昂枝上雀,摇荡花间雨

“富于天巧”,更多的体现在艺术家的观察力。是舍取二字之心诀’。对于艺术家来说,“行万里路”固然重要,但是重要的不是走了多少,看了多少,而是是否看得细致、体悟深刻,是否真正有独到的见识和发现。‘舍取,必须合于理法,故日:舍取不由人也;舍取必须出于画人之艺心,故曰;舍取可由人也。惟有识见有深度,才能于微尘中见大千,刹那中见永恒,有限中见无限,平凡中见不平凡,“在拈花微笑里领悟色相中微妙至深的禅境”,这才是匠心独运,慧眼独具的发现。懂得此理,然后可以谈写生,谈布置。”所以,画折枝花卉,画家训练“富于天巧”的眼光,从自然形象中取舍以少胜多的“夺造化”的凝练的艺术形象尤为重要。盖自然形象,为实有之形象,非画中之形象,故必须舍其所可舍,取其所可取。潘天寿《听天阁画谈随笔》说:“‘赏心只有两三枝’,辄写两三枝可也。《黄宾虹画语录》云:‘舍取不由人,舍取可由人,懂得此道理,方可染翰挥毫

唤其生香来不断,故应不做墨花看

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

双翎决将起,众叶纷自举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这幅折枝梅花图,让人产生了记忆的联想:三伏天见此画,令人顿生冰雪的寒意,以示神妙;观之许久,又有梅花的清香之袭来,愈觉神妙。一幅梅花图,留给人想象的空间,在时间上跨越了两个季节。一幅梅花,又引出画外之意,令人联想起五月间江南的梅雨,末句写出雨后梅花之重叶垂的情态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何如此两幅,疏淡含精匀

苏轼“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寥寥十字,道出了折枝花卉以少胜多,以小见大的艺术特征

瘦竹如幽人,幽花如处女

至于“简”到什么程度才能算是有丰富的内涵呢,老子提出了“一”的说法,并将其提升到“为天下式”的高度。《老子》二十二章说“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而“简”(即少)的对立面,即“多”,因为和事物的主旨相去甚远,会引起“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老子以“少”来寓“简”,并且以一种朴素的对立统一关系来映衬其涵义,如以低洼求盈满,以少得求多获

若人富天巧,春色入毫楮

花卉由天地所孕育,集四时风霜之生气,巧夺自然造化的精神,所以能令人回味无穷。自然界中的花是不会经常存在的,而绘画却可以长时间的将这个形象保存下来,山水画家有“饱游饫看”,宗炳说:“老病将至,名山恐难遍睹,惟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而画上的花卉,却可以时时供人赏玩。这里,“点破繁花四五枝”,说明了画家的眼光独到,选取的艺术形象具有代表性。折枝花要达到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在艺术形象上是“富天巧”的。在自然中生长的花卉,其鲜妍明媚总是有限制的

可怜采花蜂,清蜜寄两股

写梅未必合时宜,莫怪花前落墨迟

苏轼《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两首》云:

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

明清以来,沈周、陈淳、徐渭、恽寿平、八大山人、扬州八怪及近代的吴昌硕、齐白石等画家,更是将折枝花卉的艺术提高到炉火纯青的高度,创作出一批批富有魅力的艺术瑰宝,折枝花卉这种富有特点的艺术形式已经贯穿于整个花鸟画史的发展历程中,成为一种审美的典范

画家本人或观画的人,经常会在画面的空白处题上诗,其内容有的是对画中的景物的描述,有的是对画面的意境的挖掘,有的是作者或观画者抒发自己的感情,也有的是表达艺术见地,这种诗就是题画诗。在历代题画诗中,对折枝花卉的一些艺术特征的评价,这里拿出来作一探讨

“简约”作为一种艺术美,她还有更为丰富的内涵。如“简练”、“简易”、“简洁”等,就是这个含义。简,有简单,简化的意思

袁枚在《白衣山人画梅歌赠李晴江》称赞这种独特的美为:“春风开一树,山人画一枝。自然之中的梅花,并非处处可以入画,而是有画家“富天巧”的独到的眼光发现,“触于目而运于心,借笔、借墨、借天时晴和、借地利幽僻,无心挥之而合乎,目之所触又不失梅之本来面目”。风残花落春已去,山人腕力犹淋漓。”。春风不如两手速,万树不如一纸奇。正是有了富于观察的眼睛,“画家才能从‘触目横斜千万朵’的自然界的梅花中,摄取最使人赏心悦目的‘两三枝’画出比自然中的梅花更富有感染力的梅花形象”。以“两三枝”,表现千万朵,这两三枝,体现了梅花的韵致,生意,才具有表现力

三、折枝花卉对于简约美的追求

1.什么是简约所谓“简”,《辞海》的解释:

王主簿的折枝花卉我们已经不得见了,苏轼对他的画评价还是很高的。他在这首诗中提出了自己的创作思想,苏轼不仅提出了审美意境上的要求,而且提出了具体的形式要求,不仅要能够形似,即“写生”,还要“神似”,这是和其文人画的创作宗旨相一致的。作画者之人“富于天巧”,选取了最富于代表性的那一支,使得无限的明媚的春色跃然于方寸的绢幅上,“春色人毫楮”,这截取的折枝,还能够代表没有画上去的部分,引起观画者的情绪记忆,使人在获得审美享受的同时。能够由这一点联想到那许多,画面是有限的,画境是无限的,画里画外,是两种空间的延续。画外有画,画外有境

清代李方膺《画梅》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08/126920.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