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木雕行情 / 博物馆馆藏之源在哪?川博文物“断流”20年

博物馆馆藏之源在哪?川博文物“断流”20年

”。“在私人铺子里可以买到一些好东西,但可能有人会告你买贵了。”在盛建武看来,用财政资金征集文物,国内博物馆都谨小慎微,这里面有观念和制度的问题。“这方面需要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

谢志成说,他们曾经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在省内收集到一批珍贵文物运到成都,但最后却因种种原因被“遣返”县上。一些县市将出土文物视为当地财产,不愿移交博物馆。此外,地方对文物的争夺也愈演愈烈

”作为全省惟一的省级综合性博物馆,四川博物院已经文物“断流”20多年了。“每次办展览,我们就很苦恼:没有新东西

参加拍卖?文物无法保证真假

利用财政每年划拨的资金征集文物是另一个主要渠道。但随着上世纪90年代后期拍卖市场兴起,一件文物动辄几十万、几百万,对于博物院来说,极其有限的“征集费”简直是杯水车薪

“我们反复论证,集体决策,实在是不愿意眼睁睁看着那批文物流散,最后挤出自有资金,从四川省文物总店征集了10多件文物,主要是书画、瓷器、青铜器。买文物总店的,还是国家单位的。其中一件清代乾隆时期的海碗,人都可以坐进去洗澡,堪称天下第一碗,碗口都破了,25万元,如果是完好的可能得几百万元。买私人的,买到便宜了都说不起走,捡漏都不敢捡。”但即便是这样,还是引起了个别职工的不满。不过,四川博物院还是出过手

”四川博物院典藏部主任谢志成说, “购买征集、捐赠的都极少。”博物院院长盛建武也认为,考古发掘本是中国博物馆馆藏品来源的重要渠道,但全国绝大部分博物馆和考古机构分离的地方,都切断了这一来源。“这里既有文博系统内不同单位的利益,又有区域利益。“1982年前,考古方面移交给博物院(以前叫四川博物馆)的文物很多,但随着考古与博物院的‘分家’,博物院的文物便开始断流。”。海关、法院罚没的文物,四川博物院也没有接收过

如今,他们在断流的河流中寻找着甘露。四川博物院典藏部主任谢志成说,长期的文物断流开始越发严重地影响博物院功能的发挥

中国博物馆馆藏的源在哪里?如何让公众在不断变换的展品中得到知识、休闲、愉悦?这是全国绝大部分博物馆都困惑的问题

财政资金?费用有限不好监控

“征集文物不列入考评,很多人都没有动力,多做无益。”一名博物。除了害怕担责,制度也成为员工不愿费力征集文物的因素

考古发掘?机构分家切断来源

在博物院看来,一些地方没有好的文物保管条件,实际上会造成文物的损坏

对于民间博物馆到文物市场淘宝贝的做法,“我们花的是纳税人的钱,没有发票不符合财务手续,对经济上违纪违规也不好监控,所以一般没去淘。”谢志成说

2005年以后每年大约有8万元征集费,也征集不了什么东西。“有的年份征集一两件文物,有的年份一件都没有。但是和重要文物价格比起来,征集费远远不够,博物院根本不敢用。”院长盛建武也说,目前财政给的资金,主要用于博物院免费开放的基本运行,包括水电气、制作资料、办展览、人员培训、社教工作等。谢志成介绍,2005年以前,博物院每年大约能获得两三万元的文物征集费

四川博物院的藏品在全国排在前10位,有26万余件文物,其中1400多件一级文物,4000多件二级文物,10万件以上的三级以下文物。”四川博物院院长盛建武说,博物院现有馆藏文物的来源主要包括4种方式,即历史上的移交、考古发掘、财政资金征集和社会捐赠。但26万件并非都适合陈列展览,“有的是资料性的,研究性的文物,有的是重复件

四川博物院也几乎从来不参加文物拍卖会。现在的文物、艺术品仿假、造价、假交易情况,是行内众所皆知的。”。拍卖市场不保证拍卖品的真假。“买一件东西就惹祸。如果去拍,有人会问:博物馆有没有参与操作?作为院长,我不敢。但作为博物院院长,他不敢到拍卖市场征集文物。盛建武其实是艺术品拍卖的专家

馆藏现状

文物断流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08/118728.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