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园林景观 / 大运河保护应遵循“原真性”“完整性”

大运河保护应遵循“原真性”“完整性”

大运河是古代人民创造的伟大奇迹

一是对保护和申遗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尚未引起国家层面和沿河各地政府部门的足够重视;二是长期以来,大运河的保护和整治,存在条块分割、多头并管的局面,缺乏整体保护规划和统一管理协调机制;三是整体风貌日遭毁坏;四是尚未制定诸如《长城保护条例》这样的法规,保护工作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五是文化遗产家底不清,经费严重不足,申遗进展缓慢。曾于去年5月全程考察过京杭大运河的刘枫委员也提到,山东济宁以北河段断流已有时日,一些河段污染严重,堵航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古河道频遭破坏,运河上的古代水工建筑以及与运河相关的重要古建筑被“建设性破坏”不止,沿河民俗风情、民间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日趋消亡……他焦虑地指出,保护和申遗的问题还是不少

某些地段的大运河变成了“排污河”

从现场出示的照片中,小编们看到了在步步紧逼的房地产项目面前不断退缩的运河遗址,看到了运河变成令人痛心的“排污河”、“垃圾河”、“采砂河”……。尽管“找到了”大运河,尽管京杭大运河已于去年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尽管大运河已列入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尽管沿河不少地方也正在对运河实施保护和利用的综合整治,但它的现状实在堪忧

大运河在今天仍然发挥着积极作用

正如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刘枫委员所说:“它在今天仍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资料显示,京杭运河江苏段是国家水运主通道,连接淮河、长江两大水系,是目前整个京杭运河中通航最密集、社会经济效益发挥最为显著的区段。其中苏北运河是国家北煤南运的黄金水道,年货运量已接近1.2亿吨;苏南运河则是大宗建材、生产资料的主要运输通道,仅去年运量就相当于沪宁铁路四五条单线或六条沪宁高速公路的年货运量。这里常年有13个省、市的船舶航行,担负着我国长三角地区经济重地大宗物资中转集散和北煤南运的战略任务

大运河整体申遗具有开创性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委员:

1985年,西班牙塞戈维亚古城及其至今仍在使用的罗马时代的高架引水渠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该水渠建于公元前1世纪,长仅813米,属于古建类的水利设施

“大运河”与“京杭大运河”有区别

作者:佚名

一千年来,北京人吃的大米都是随着运河由南方运到北京,装进了北京大大小小的粮仓。而大运河的出现,打通了南北交通动脉,可以说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整个中国历史的进程。大运河申遗的积极倡导者之一、著名古建专家罗哲文先生曾对小编说:“如果没有这条运河,北京城可能就修不起来了。”不错,故宫太和殿的龙柱、铺地的金砖都是通过运河运来的。当时中国的税收也要依赖运河南边的城市。作为中国唯一一条南北走向的大河,在1000多年间,大运河源源不断地将南方的货物和技术运到北方。因为南北贸易的兴起,大运河沿岸兴起了22座繁华的城市,包括北京。中国的整个地形西高东低,大江大河几乎都是由西向东流

大运河的范围大,内涵广,包括古运河、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等不同时代的发展演变过程。明清两代又有不同规模的改造和修整。单霁翔告诉小编: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始于春秋末期(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之凿邗沟,至隋代建成以洛阳为中心,南通杭州,北通北京,全长2700余公里的大运河,流经今天的八省市。元代时截弯取直,形成贯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公里,比经洛阳的大运河缩短了900多公里

这些文化遗产都成为当今社会人们精神享受和文化愉悦的资源。大运河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被人们誉为“古代文化长廊”、“古代科技库”、“名胜博物馆”、“民俗陈列室”,蕴涵着丰富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作为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运河,大运河为今人留下了极为丰厚的文化资源。委员们说:大运河及其相关的遗迹内涵相当丰富,包括运河河道,运河上的码头、船闸、桥梁、堤坝等水工设施,运河沿岸的衙署、钞关、官仓、会馆、庙宇和驿站等相关设施,运河沿岸依托运河发展起来的城镇乡村,以及与运河有关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大运河作为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各个时代的大运河贯穿之地,都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仅山东段已知的文物点就有100多处

京杭大运河特指在元代形成的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程分为七段,即通惠河:北京市区至通县;北运河:通县至天津市;南运河:天津至临清;鲁运河:临清至台儿庄;中运河:台儿庄至清江;里运河:清江至扬州;江南运河:镇江至杭州

单霁翔认为,大运河作为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有九个特征:它是一项文化要素和自然要素共同构成的混合遗产;是静态与动态共同构成的活态的文化遗产;是由点、线、面共同构成的文化遗产的廊道;是由古代遗址、近代史迹还有当代遗产共同构成的中国文化遗产;反映了普通民众生产生活的工业遗产、乡土建筑等遗产;包括了物质与非物质共同构成的文化空间

近几年,通过考古发掘,河南、安徽等地都发现了隋唐大运河的遗址。”他拿出几张照片说:“这是河南有关部门通过遥感技术发现的码头遗址和古运河遗址。尽管现在济宁以南的段落仍在通航,但历经沧桑的大运河济宁以北段已经断流。这是安徽柳枝发现的码头遗址,还有安徽目前仍在使用的运河。”。这些断流的河段、尤其是隋唐时期的大运河还找得到吗?对这一问题,多次实地考察大运河的单霁翔介绍说:“河南境界的隋唐运河在明代末期已经从地面上消失了,但是遗址还保存在地下,淤积得很厉害。安徽境内的隋唐大运河除个别段落被改造使用至今,其余段落已淤塞

大运河和长城一样都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工程奇迹。至今山东济宁以南的大运河仍在通航,济宁以北则已断流,但有的段落还发挥着行洪、灌溉、输水、排污等水利和市政功能。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委员首先给小编们简要介绍了大运河的基本情况:大运河南北纵贯数千里,分布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河南、安徽6个省、2个直辖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交流起了重大作用

目前,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运河有加拿大的里多运河(theR ideauCanal)。2004年,加拿大政府将里多运河列入加拿大世界遗产预备名单,2006年1月25日将申报文本递交到世界遗产中心,正式提出申报世界遗产。该运河从渥太华到金斯顿,全长202公里,由河流、湖泊、人工运河将安大略东部的城镇连接起来

如果说长城是凝固的历史,大运河就是流动的文化。他曾对小编说:“不仅在政治上、经济上十分重要,在文化上,大运河也是生命线啊。”接受集体采访的委员们一致表示,大运河既是一个规模庞大的航运工程体系,同时又是规模巨大的线型文化遗产。今年已91岁高龄的著名城市规划家郑孝燮,也是大运河申遗的积极倡导者

在今天的集体采访中,小编从现场展示的一张大运河历史变迁地图中看到,大运河有一段弯曲至洛阳,与常识中的京杭大运河不太一样。对此,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委员解释说,现在准备申遗的大运河的范畴比通常所说的“京杭大运河”要大,河道也略有变化

世界各国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和申遗情况的比较研究

面对近百名小编,单霁翔委员坦言:大运河整体申遗,对中国遗产保护事业是一个挑战,因为从来没有接触过这样一个包含区域、空间跨度如此之大的文化遗产,并且这个文化遗产包括了人文的和自然的,静态的和动态的,古代的、近代的和现代的,还包括它的点、线、面结合。对于这样大的系统如何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在我国还没有先例。“挑战是严峻的,但是我们愿意接受这样的挑战!”他斩钉截铁地说。大运河是一个廊道,那里有大量的历史文化村庄、传统民居,还有非常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不同的古代文化区汇集成延续至今的多元的运河文化。在谈到大运河保护的时候,舒乙委员有些激动,反复强调,保护一定要遵循“原真性”和“完整性”原则。比如说明代的大桥,近在咫尺盖个摩天大楼,这就严重违反了完整性。”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刘庆柱委员补充说:“大运河保护还要避免沿线趋同化,这样有损于大运河的地域特色。”大运河就古代文化来说,河北一代是燕赵文化,山东一带是齐鲁文化,江浙一带是吴越文化,洛阳一带是河洛文化。他说:“原真性就是要跟原来的设计、材料、工艺、构成吻合,要保存原状;完整性就是要使得运河的周边环境跟它是协调的。保护和申遗都是为了要恢复和保留原来的丰富多彩的文化面貌

这是目前唯一一条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名录》的运河。米迪运河建于1667至1694年,长240公里,航运水道网络有360公里,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其上有328个建筑物(闸、导水渠、桥、隧道等),是近代最重要的工程成就之一。1996年,法国米迪运河以符合世界文化遗产的第1、2、4、6条标准被列入《名录》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08/106783.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