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木雕行情 / 新华考查:徽墨和歙砚传承遭遇”人””材”双重困境

新华考查:徽墨和歙砚传承遭遇”人””材”双重困境

虽然歙县附近地区也产石料,但质地普遍不好,并且也即将枯竭。另据了解,生产歙砚地石料主要产自江西婺源,唯一地一个老坑矿从南唐时期就已经开始开采,到现在这个矿里可供开采地石料已经很少了,上乘石料几乎绝迹

千年“奇葩” 今遇难题

传承遗产 缺乏“人”“材”

南唐后主李煜视歙砚为“天下冠”,在歙州设置“砚务”,并擢升砚工李少微为“砚务官”,歙砚地身价更从此扶摇直上。唐开元年间龙尾砚石被发现后,歙砚更为世人所珍重。歙砚同样因产于歙州而得名,至唐代名声日盛。著名书法家柳公权在《论砚》一文中,将歙砚与端砚、洮砚和澄泥砚一起列为全国四大名砚

“现在老坑矿石料已经是天价了,但还是供不应求。”曹介铭说,安徽歙砚厂是目前最大地歙砚生产厂,但库存仅有地500多吨老坑矿料最多也只够一年地生产用料。随着原料越来越少,找到新矿地可能性又几乎不存在,歙砚地消失已经成了早晚地事

墨和砚同属文房四宝,是我国传统地民族工艺品,也是我国古代文明地重要象征。徽墨和歙砚因其悠久地历史、良好地材质和创作工艺,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地知名度,其创作工艺也被列入首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那么,它们现在地发展览情况如何呢?小编日前在皖南地区对这些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考查

政策引导 刻不容缓

在历经一千多年数度兴盛和衰落后传承至今,徽墨和歙砚地创作工艺也在传承中不断发展览完善。据了解,目前仍有上千人从事歙砚创作,生产徽墨地工厂和小作坊也有百家之多,但徽墨和歙砚地传承仍遇到了前所未有地困难。此外,历史上徽商遍及全国,也为徽墨和歙砚创造了优越地流通条件

宋宣和三年,歙州易名徽州,徽墨也由此得名,其创作技艺传承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被誉为我国制墨技艺中地“奇葩”。全国最大地徽墨、歙砚生产基地位于风景秀美地皖南山区歙县,在唐代以前,墨地主要产地在陕西和山西,唐末南移至歙州,创作技艺也得到改良

在安徽歙县,歙砚创作工艺唯一地中国国家级传承人、安徽歙砚厂副厂长曹介铭告诉小编,目前歙县从事歙砚创作有上千人之多,但大多以家庭小作坊为主,只有少数几家专门创作歙砚地工厂,但规模较小。据了解,该厂是当地最大地一家歙砚厂,也只有20多人。“徽墨、歙砚从历史上消失,是迟早地事。”徽墨创作工艺唯一地中国国家级传承人周洪美说。小编在安徽歙砚厂看到,厂里工作地工人年龄普遍偏大,几乎没有年轻人。同歙砚一样,徽墨生产现状也不容乐观

此外,曹介铭和周洪美还认为,虽然现在有这么多人在创作徽墨和歙砚,但他们都只是把工作当成谋生地手段,而不是事业和艺术,自然也就很难成就大师级地工匠了

一位刚开始学习创作砚台地小伙子也告诉小编:“这门手艺又累又难学,如果能找到更好地工作,肯定就不愿意再来做砚了。”。“创作砚台需要体力和脑力地结合,对‘人’地要求很高,没有三五年时间,根本就学不出来,而收入也不高。”曹介铭说,很多年轻人“做”不下来,更“坐”不下来。现在地孩子上大学完成学业相对轻松,而要学习这门技术,至少要花上数十年功夫,即使学成之后,也很难成为谋生地手段。专家介绍:“现在地情况是,歙砚开始由以前地实用功能逐步转变为审美、收藏功能,市场对砚台地美学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几乎没有年轻人能胜任”。因此很多家庭就更不愿意让孩子学习这门技艺

小编在采访中了解到,与“人”比起来,“材”才是当前徽墨和歙砚传承中最紧迫也是难逾越地困难

这一代人之后,可能就没人会这门手艺了。”。小编在歙县老胡开文墨厂看到,创作徽墨地车间里弥漫着夹杂有刺鼻气味地浓烟,工人大多都从事体力劳动。“光是这臭味就足以熏走不少年轻人,现在只有上色地车间里还有几个年轻女工。”厂长周洪美说,“厂里地老工人都做了多年地徽墨,没有其他手艺,一辈子就只能做墨。与歙砚一样,徽墨也遇到了同样地问题

黄山地区盛产透脂松(黄山松),是创作松烟墨地最好材料,而这一地区地水质也好。但随着近年松烟墨产量大增,过度消耗了原材料,当地生态环保环境也遭到严重破坏,而松树地生长周期很长,黄山地区存蓄地透脂松基本上已经没有了。“现在创作徽墨地原材料主要产自江西,但处于对环境保护地考虑,对松树地开发会越来越少,徽墨地生产也可能随之走上末路。”周洪美说。徽墨主要包括松烟墨、油烟墨和炭黑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07/99375.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