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木雕行情 / 收藏巴林石,“钱途”看好

收藏巴林石,“钱途”看好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赤峰地区巴林古收藏文化活动中的一些趣闻轶事。石头收藏是祖国先进文化的一部份,它融雄奇的大自然风貌与精美的石品意趣于一体,既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又有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

五、藏石红娘

三、藏石成了退休转岗的首选

有些下岗待业的年轻人,在亲友的影响下,也玩起了石头,有的没过几年就成了小有名气的“石头人“。退休后干什么?在赤峰许多人把藏石作为退休转岗的首选。于是,要求提前退休专门从事藏石活动者有;退休后,老俩口高高兴兴玩石头的更多。他们生活在巴林石产地,平时对石头有所认识,有些积累。当快到退休的时候,这种爱石心就愈加强烈。这时候,如果你想给安排一个别的工作,他是说什么也不会干的。这就是石头的魅力吧,如醉如痴

俗话说“水涨船高”,一些收藏的石头不断增值,石主也就发了财。巴林彩石、冻石从开矿初期的800元/吨,现在涨到每吨20万元以上;鸡石从5万元/吨,涨到100多万/吨位。一些上品鸡血石如鸡血王、大红袍、彩霞红等,价格高达每公斤10万元以上。开采30年来,其价格几乎每年都在攀升。巴林石色泽艳丽,品貌俱佳,是难得的收藏印章和摆件

几十元钱的鸡心,巧色小件,几百元钱的鸡血小随形,冻石单章、对章;几千元钱的鸡血方章、摆件、自然形,应有尽有。如果说赤峰石业发展得快,还有一点是必须提及的,那就是“星期天石头市场”。每到星期六、星期日,大板和赤峰的石贩们、石商们和石头收藏者,总是云聚在赤峰的白马石市场,各讨其所。这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石源

我们跟一些玩石者聊天。他们说:“干了几十年革命,退下来想呆也呆不住,整天“修长城”、打“对吊”(玩扑克牌),不利于健康;坚持散步、跑步、锻炼了身体,活跃不了脑子。何乐而不为呢?。寻石、藏石、赏石、整理石头,既有轻微的体力劳动,又有欣慰的脑力劳动,是难得的健身事业

有的收藏家侧重冻石,有的侧重鸡血,有的侧重图案石,百花齐放,莺歌燕舞。藏石文化浩如烟海,广泛而精邃

一些新婚夫妇和乔迁新居的人,特讲究“文房对橱”,即一个书橱,一个石橱。香港有位石客曾以百万港币求购,被李先生婉言谢绝。大板镇有位著名的巴林石收藏家李成国,他种过地、放过羊、当过铁匠、木匠,后来与巴林石结缘,收藏甚丰,对章、对屏、自然等等数以千计,石馆名曰“仙石斋”。在群星灿烂的收藏者中,有出类拔萃者已经建起了家庭藏石馆或藏石专橱。赤峰地区的石收藏活动,由小到大,由少到多。李成国把这些藏石分为珍奇薪水石、动物花鸟、山水楼亭、古今人物多个品类,令观赏者赞叹不已

大板镇有位残疾人名叫郭维林,他体力不佳脑子很聪明。靠着石头,他不但安排好了自家生活,减轻了国家负担,还供女儿上了大学。当他认准了石头这一行,就坚持不懈地努力,由中到大,由弱到强,不但赚了钱,也把自己的认石水平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办起了“石仙阁”

而今,我们在赤峰地区看到的石头收藏者,却一改传统格局,收藏家和石头爱好者,多是一些普普通通的干部、工人和农牧民。据了解,仅在巴林石产地大板镇,从事石头加工经营和家中有藏石的就有几百户。中国是东方石文化的发祥地,从魏晋时代兴起,据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可以说是盛世赐良机,发展造鸿福,几十年的沧桑巨变,中国人由贫穷到小康,从“文革浩劫”鄙视文化,到今天大兴收藏之风,不能不说是一次文化飞跃。而在赤峰市区,石头收藏和爱好者,亦不下上万人。这个崭新的变化,深刻反映了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普及。但是,历代石收藏家绝大多数都是仕宦文人、富翁巨贾

一、收藏格局的新变化

二、家庭藏石馆的庭生

如今的赤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赤峰市有一位邮电职工,他较早地看准了藏石前途,后来终于成了“石富翁”,家存可观的巴林石珍品,价值数千万。现已迁居北京

他们不但把巴林石的鸡血、冻石、彩石、奇石分门别类,还善于抓住一些收藏者的规律,对号送石上门。“石头红娘”虽多为牧民或城镇无业者,但他们身在石山中,环境造英雄。收藏者感慨地称他们为雪中送炭,锦上添花

四、藏石致富

高鸣发表于《收藏界》

在大板镇和赤峰市,不仅有百余家石品商店,还有一支以女性为主力的石头商贩。收藏家和石头爱好者称他们是“石头戏娘”

由此看我国石文化还要有个大发展。然而,目前全国石头收藏家和爱好者仅有20万人,是世界2000万石头爱好者的1%,而只有4000万人口的韩国却比我们高6倍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07/91577.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