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花卉栽培 / 雏菊的栽培技术

雏菊的栽培技术

病虫害:雏菊的主要病害有苗期猝倒病、灰霉病、褐斑病、炭疽病、霜霉病(可用百菌清800-1000倍,甲箱灵1000-1500倍进行防治);虫害有蚜虫等

在江浙一带还可春播,但育苗长势和开花都不如秋播苗。播种育苗:雏菊种子很小,每克种子有4900-6600粒,多在9月份播种。而浙江地区一般在7月份下旬即开始播种,主要在7月下旬-8月中旬播种为多。此时播种元旦为盛期。播种用介质pH值在5.8-6.5为宜,EC值在0.5-0.75较适宜,播后保持18-20℃的温度,80-90%的湿度,5-8天发芽。因雏菊种子很小,不宜点播,所以一般用撒播,当苗长有2-3片真叶即可移植一次。播种选用疏松、透气的介质。介质经消毒处理,最好再用蛭石覆盖,薄薄一层,以不见种子为度。所以一般不用春播

第二阶段:此阶段湿度在70-80%,能使其根扎入介质吸收养分供其子叶的伸展,温度控制在16-20℃等到第一对真叶展开即可开始施肥,以50ppm的20-10-20水溶性肥料为主。此阶段过后即可开始用288或128穴盘进行一次移植

第三阶段:此阶段为苗的快速生长期,要防止介质过湿,以50ppm的20-10-20和14-0-14的花卉专用肥交替施用。由于气温的高低和蒸腾的大小,一般2-3天浇一次液肥,而不再浇水。但在浇水或肥之间应让介质稍干一下,利用干湿交替来促进苗的生长和根系的发育。这是种苗生产中的一种较科学的水肥管理方法。当苗长有2-3对真叶,苗高3-4cm,根系发育基本完全,即可进行下一阶段的炼苗。如按传统方法,以隔时间段浇一次肥,则浓度相对加至70-100ppm

光照调节:雏菊也喜阳光,包括在生长期和开花期。光照充分可促进植株的生长,叶色嫩绿,花量增加

如果用的是穴盘育苗,根系已经充满穴盘。上盆后不用再换盆。此时苗已有3对真叶。上盆后及时浇透着根水。上盆时可加入复合肥充当基肥。上盆多用12cm口径的营养钵。移植上盆:苗经过炼苗即可上盆

此阶段水分控制尤其重要。所以要有充足的阳光,加强通风,控制温度和湿度,防止其徒长。施用14-0-14水溶性肥料,否则苗很容易徒长。可考虑上盆前的炼苗过程。温度同上一阶段,湿度略有降低。第四阶段:此阶段苗的根系已长好,已有3对真叶

温度控制:上盆后移至保护地越冬,可防止盆花在冬天受冻害

发芽后仍要保持介质的湿润,不需喷肥,需要给予光照,但发芽时光照不能太强,仍要适当遮荫。5-8天胚根长出。第一阶段:播种后保持18-22℃的温度和80-90%的湿度。在7-8月份,中午前后仍要遮荫进行降温

出圃质量:雏菊花朵整齐,叶色翠绿可爱,是元旦和春节的重要花坛花之一。株形整齐,冠幅在8-15cm,有3-5支花以上就可出售。未销售的库存花,应将凋谢的花连茎杆除去,仍可以销售

栽培管理:雏菊较耐移植,移植可使其多发根。不需作株形修剪和打顶来控制花期

喜冷凉、湿润,较耐寒,在3-4℃的条件下可露地越冬,要求富含腐殖质、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雏菊是多年生草本,常作二年生栽培。株高8-15cm,叶基部簇生,匙形或倒卵形,头状花序,单生,高出叶面,舌状花,花朵小巧玲珑,花期12月到次年5月,花期长,花茎2-3cm,播后12-14周开花

雏菊10-25℃可正常开花,温度低于10℃时,生长相对缓慢,株形减小,开花延迟。如温度高于25℃,花茎会拉长,生长势及开花都会衰减。以上可安全越冬,保持18-22℃的温度对良好植株的形成是最适宜的。在5-6月份,气温升高,生长势及开花不够理想,所以一般都用秋播苗来避开5月份以后的气温升高环境。而在实际中很难做到

所以每隔7-10天追一次肥,可用20-10-20和14-0-14的花卉肥,也可用复合肥进行点施或溶于水浇灌,浓度在200-250ppm。因其是基叶簇生,如不通风,基部叶片很容易腐烂,感染病菌。生长季节给予充足的水肥,长得既茂盛又可延长花期。水肥管理:雏菊喜肥沃土壤,单靠其介质中的基肥是不能满足其生长需要的。但复合肥点施不如浇灌见效快。所以有条件的可用20-10-20和14-0-14的水溶性花卉肥交替使用。但在冬天应减少20-10-20的用肥量,在浇水肥前应让介质稍干,湿润但不能潮湿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07/50588.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