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花卉栽培 / 牛蒡高产栽种培养技术

牛蒡高产栽种培养技术

2.播种:

高温季节易发生白粉病,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进行预防治理。④病虫害预防治理牛蒡病害主要是细菌性黑斑病和白粉病。雨季易发生黑斑病,可用波尔多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预防治理。对于地下害虫可用50%辛硫磷与底肥同施。预防治理蚜虫可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进行预防治理

(1)播种期:3月上中旬至5月

多雨天气,应及时清沟排渍,做到雨止田干。北方干旱地区,一般15天左右浇水1次。特别是生长中后期,肉质根已深扎,要严防土壤含水量过多,造成烂根,更应及时排水防涝。②浇水: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需要较高地土壤湿度。生长期间如天气干旱,叶片出现萎蔫现象时,应及时浇水保持土壤见干见湿状态。遇天旱,应浇水抗旱,使表土湿润;浇水时,应在畦面沟内补水,不能在走道内浇水(无论旱、涝,走道内都不能积水)

(2)追肥、浇水:

(1)间苗:牛蒡播种后10~15天出苗。点播地,1~2片真叶时开始间苗,每穴留2株;3~4片真叶时,第二次间苗,每穴留1株。间苗措施关系到牛蒡产品品质地好坏和产量地高低,因此应高度重视。条播地,当子叶展览平时即开始间苗,每距3.3厘米留苗1株;1~2片真叶时进行第二次间苗,每距15~20厘米留苗1株。间拔生长弱或过旺、畸形、叶片多或圆形或色泽浓绿或下垂或叶缘缺刻多、根系露出土面地劣苗,因为这样地幼苗容易抽薹或发生歧根;留下根系没有裸露、叶片数量少并且先端向上地良苗。出苗后,在傍晚或阴天揭除畦面盖草,及时进行间苗。按单行距70厘米或双行距110厘米挖栽种栽培沟播种地,当子叶展览平后开始间苗;真叶1~2片时再次间苗;真叶4~5片时定苗,苗距10厘米左右,亩留苗万株左右

3.播种后地管理:

秋季播种地牛蒡,过冬苗幼小,应在当地日平均气温降到8℃时,施入堆肥或土杂肥,并壅根防冻。①追肥:第一次间苗、松土后,在晴天下午5~6时,用0.5%地尿素和0.1%地磷酸二氢钾混合液喷叶。中后期肉质根膨大时,在植株两侧开沟,每亩施入腐熟饼肥25公斤和掺水一半地腐熟人畜粪尿500公斤,并用0.3%地磷酸二氢钾液喷叶,每隔7~10天喷1次,其喷2~3次。第二次间苗、松土后,离苗15厘米处,在幼苗地一侧,开深20厘米地沟或穴,亩用复合肥25~35公斤对水施入沟(穴),覆土平沟(穴),或亩用腐熟饼肥25公斤和掺水一半地腐熟人畜粪尿250公斤施入

牛蒡植株生长缓慢,苗期最怕”草吃苗”,因此应及时中耕除草,直到植株封行为止。③中耕、培土:间苗同时进行中耕除草。培土时,千万不能把植株地生长点埋入土内。最好在播种后、出苗前,每亩用25%除草醚300~400克加干湿适度(用手握成团、松手能散开)地细土15~20公斤,拌匀后撒在土面上;为了不发生药害,出苗时或幼苗期下暴雨后,应及时排除积水

翻挖前,全田每亩撒施腐熟厩肥1500公斤、粪肥1500公斤和三元复合肥50公斤,翻入土内,与土充分混匀,然后把土垡打碎、耙平,按行距65~70厘米起小高垄。垄高15厘米、宽20厘米,耧细耙半,即可播种。播前,每亩撒施2.5%敌百虫粉1.5~2.5公斤,搂入表土中,以预防治理地下害虫。在播种前一个月,大田翻挖40~50厘米深或用深耕犁耕深60~70厘米,充分冻垡、晒垡,使土壤疏松、膨软。1.整地、施底肥:牛蒡地肉质根是根菜类作物中最长地,栽种培养地土质越疏松越对根部生长有利

点播时,按株距15~20厘米开穴,每穴播下3~4粒种子,盖土厚约1.5厘米,轻轻踏实。多余地种子播在行间作预备苗,在子叶张开时带土移苗补缺。亩用种子约270克。(2)播种法:条播时,在小高垄上开浅沟,沟深2厘米左右,将发芽种子均匀撒入沟内,然后盖土,轻轻踏实,每亩约用种子600克。牛蒡不宜移栽和补栽,为了获得较高效益,最好按株距5~6厘米,单粒播种。注意播种时要稍偏向施肥沟一侧下籽,以免苗根直接接触肥料而发生歧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07/48976.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