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园林景观 / 赵文化渊源考述

赵文化渊源考述

赵氏归晋以后,历经赵氏家族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地位日益攀升。无疑,这是赵文化的形成时期,也是赵文化最光辉灿烂的时期。公元前475年,赵简子去世,赵襄子代立,此时的赵襄子已经是名副其实的赵氏国家的君主了。赵国自赵襄子元年即位建国,到公元前222年赵王嘉被秦俘虏、赵国灭亡,前后历经12代13位国君,达253年之久

由此可见,秦、赵的姓还是来自他们的始祖少昊氏族。秦、赵的父系祖先声名虽不显赫,但从女修吞食鸟卵而产下大业这一传说来分析,说明秦、赵先人是以玄鸟为图腾标志的,应当来自于东方以鸟为图腾的氏族,此即古代东夷部落中的少昊氏族。而女修出身于五帝之一的颛顼氏族,颛顼是黄帝之孙。在远古,颛顼氏族显然是声名显赫的。少昊嬴姓,秦、赵的祖先也为嬴姓;少昊以鸟为图腾,秦、赵的祖先也多保有对鸟崇拜的习俗。《史记索引》认为,《史记》只记载女修的名字,是因为“其父不著”。秦、赵的后人以此来炫耀自己的祖先就不难理解,但由此产生的另外一个结果是秦、赵祖先的父系始祖彰显不足,导致“其父不著”的现象出现

中华民族在其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创造了各具特色的众多地域文化,赵文化就是其中之一

《史纪·赵世家》开篇云:“赵氏之先,与秦共主。”这说明秦赵同出一脉,共尊一祖。显然,这是一个带有神话性质的传说。传说,一天女修正在织布,忽见一燕子生下一卵,便取而食之,不想竟因此而产下一子,这便是秦、赵共同奉祀的男性祖先大业。《史记》中的《秦本纪》也记载,赵氏与建立秦国的嬴姓族人有着共同的祖先,名为女修

西周末年,周幽王昏庸残暴,周王室每况愈下,赵氏先祖叔带“去周如晋,始建赵氏于晋国”。世传“皋陶作刑”,皋陶的儿子伯益“作井”,这说明他们父子在中国历史发展上起过重要作用。恶来助纣为虐,被周人所杀。皋陶是一位和禹齐名并为尧舜时代的人物,活跃在豫鲁冀一带。季胜躲避战乱,其后世孙造父获周穆王嘉奖,被赐以赵城。伯益的后裔有两支,一叫大廉称鸟俗氏,一叫若木称费氏。大量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表明,秦、赵的祖先少昊居住于山东曲阜,这里是古代称作“少昊之墟”的地方,人文荟萃,历史悠久。史书记载,商朝末年,大廉的后裔蜚廉有两个儿子,恶来与季胜。据沈长云等著的《赵国史稿》分析,大业是赵氏第一个记得清名字的男性祖先,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古代圣贤皋陶。从此,造父的氏族就改称赵氏。禹在位时,曾将伯益作为自己的接班人,后被禹的儿子启夺权而未果。造父既然得到了周王室的信任,赵氏的发展也就一帆风顺。秦、赵是大廉的传人,而若木的后代一直沿用费氏。伯益曾在舜的手下担任虞官,掌管山泽,繁育鸟兽,还辅助禹平治水土。舜念其功劳,赐嬴姓。传说“皋陶生于曲阜”,偃姓,偃、嬴一声之转,古时相通,这说明皋陶出身于东夷人的少昊部落。除了造父的嫡系子孙受到荫庇外,其高祖季胜之兄恶来的后嗣也自托于赵氏宗族的名下,弃嬴姓赵,直到恶来的五世孙非子时因养马有功,被周孝王封于秦,再续嬴氏

赵文化在哲学、政治、经济、军事、城市建设、艺术等方面都留下了极为宝贵的遗产,仅以邯郸地区为背景流传的成语典故就有几百个。认真挖掘整理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并发扬光大,对于弘扬先进的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赵文化是中原文化的重要支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影响巨大,荀子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荀子是赵国人,荀子思想是赵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佚名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07/45017.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