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奇石藏品 / 观赏奇石评价标准

观赏奇石评价标准

总之,由于古人的社会环境和知识面的局限,在人类文明空前发达的现代,“瘦、皱、漏、透”已显露出它的先天不足。古人无法预见千年之后的吾辈人的思想境界和欣赏习惯是什么样的,也无法知道有多少新的石种在神州大地上被发现,因此,“瘦、皱、漏、透”已不能再担起评石标准之大任,它该“光荣退休”了。让我们在评石标准的领域内和它说再见吧!同时,我们也将满怀热忱地期待新的、科学的赏石标准在石友们的共同努力下尽早诞生。我们不会忘记它,它毕竟文字生动简练,高度概括地表明了某种观赏石的局部特征,但若不是非要把它标榜成观赏石评定标准,相信它还会流传若干年的

’,李渔这番话虽是对假山而言,但漏、透之理却说清楚了。“漏’,和“透”是啥意思呢?李渔是这样的解释的:“此通与彼,彼通到此,有道路可行,所谓透也。试想,一块人像石,要求他左、右耳有孔相通以求其“透”,耳、眼、鼻、口要有洞相通而求其“漏”,这个人像石岂不成了骼骼?。现代有人解释说,横孔者为透,竖孔且相通者为漏,这也许有几分道理,但无论怎么说,所谓“漏、透”就是要石有洞、有孔、有眼。这种标准,对太湖石类也许尚可以参考,但作为对所有赏石的评价,要求其他种类的观赏石也“漏”也“透”,那必然会弄出笑话。石上有眼,四面玲珑,所谓漏也

二、(食用的肉)脂肪少(跟‘肥’相对)。那么,便越窄越好,越细越好,越瘩薄越好吗?如果这样,上乘的太湖石岂不是要像麻杆、灯芯、鸡腿一样?胖和瘦是以人们的审美观来决定的,唐朝女人以丰肤者为美,西安华清池内那尊杨贵妃的塑像就是个胖胖的女人。那么按“瘦”的字义来理解吧—《现代汉语词典》有四解:“一、脂肪少;肉少(跟‘胖’或‘肥,相对)。四、(地力)薄;不肥沃。我们再对“瘦、皱、漏、透’,这四个字做一下具体分析。这里所指的“瘦”究竟是指的什么呢?人体模特的身高、胸围、腰围、腿长、体重都有标准,观赏石可以制定这样的标准吗?不能,也没有办法去制定这样的标准。三、(衣服鞋袜等)窄小,(跟‘肥’相对)。若这样说,我们的赏石哪一件不是独立的?显然,李渔之论与赏石评价难以契合。先‘瘦”。即使在减肥成风的现代,人也不能瘦得除了骨头就是皮呀!所以,瘦不能成为评石标准,石的肥瘦依石而定,该肥则肥,该瘦而瘦,单说瘦不是有失公平吗?“瘦’,难立论。这里的“瘦’,究竟是何含义?李渔说:“壁立当空,孤峙无倚,所谓瘦也。”按他的说法,孤伶伶的一块石头立在那里,四面无倚无靠便是瘦

观赏石评价标准,“瘦、皱、漏、透”已在赏石界享誉数年。它几乎是无可争议的,甚至成了不少石友的口头禅,一提到对观赏石的评价便会脱口而出。但“瘦、皱、漏、透”直到现在还依然在观赏石的评价中被不少人所推崇。后来有悟者提出,“瘦、皱、漏、透”不过是说了观赏石的“形”,与“形”以外的“质、色、纹”等毫不沾边。做为观赏石的评价标准,仅仅“瘦、皱、漏、透”是不全面的。笔者认为,在赏石文化发展到如今这样繁荣和进步的时代,“瘦、皱、漏、透”的功过该说说清楚了

因此,所谓的“瘦、皱、漏、透”的引经据典是不足为据的

不少人说他是奇石理论家,但却从未看见说这话的人拿出一篇完整的米莆的理论文章来,见诸报刊的只是只言片语。况且连米带自己都说:“四者不能尽其美”!。前些年,笔者曾到米莆的故里襄樊“米公祠”拜访过他的第二十九代传人,并做了长谈和笔墨交流。在介绍他的祖先时,只说米带的书画,并未提及其对观赏石理论研究的成就。米带,宋朝大书画家,他的不朽成就是以绝妙的书画流芳于世。米莆到底是不是奇石理论家,尚不可定论

“瘦、皱、漏、透”之提法源于何人?众说有二:一是米莆,二是李渔。有人说“瘦、皱、漏、透”是出自《云林石谱》,又有人说出自《渔泽石谱))o《渔泽石谱》载“元章相石法,有四语焉,曰秀,曰瘦,曰透”,同时他也指出“四者不能尽其美”

再论皱”。“皱”者,表皮有纹且凹凸不平是也。“皱”只能依石的不同状态而论,不能做为评石的标准。皱,自然有皱的美处,戈壁石多皱,透着一种天然的纯朴之美,但却不能要求每块石都要皱,无皱者便不能成为好石?石也有无皱喊无皱的戈壁石你不能断定就没有上品,即使太湖石,也不能说无皱的太湖石都是次品

李渔呢?清朝人,号称中华五千年第一风流文人。那么,他何以论起石的“瘦、皱、漏、透”呢?原来在他的《闲情偶记)"居室”部的(VJ"山》一文中有这样的一句话,“言山布之美者,俱在透、漏、瘦三字”。在这里李渔指的是人造假山,与观赏石不能同日而语。他的主要成就是写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但若论赏石,他_ZL.泊连个爱好者都不是

武汉 雍和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06/37924.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