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花卉栽培 / 菊花锈病的发生及防治方法

菊花锈病的发生及防治方法

病原及发生规律:病原为担子菌亚门,白锈病由柄锈菌属引起,冬孢子长椭圆形,棍棒形至纺锤形,黄褐色,顶部圆形成尖突、双细胞,分离处微缢缩,茎部狭窄,表面平滑。而黑锈病则由菊柄菌引起

花后要彻底清除病株叶,并集中烧毁,消灭侵染源。遇降雨天气,应排清田间积水,以免病菌随水飞溅传播。③选择抗锈病品种和无病母株。避免密植,控制肥水,不使土壤过于潮湿

①母本植株应保证无病虫害,扦插时用代森锰锌溶液浸泡插穗,可预防插穗带菌传播

病原菌一般在植株新芽中越冬,随菊苗繁殖而传播,病原菌喜凉,不耐高温,9至12月发生较多,6℃以下或31℃以上温度不易浸染,而温暖多湿季节有利病害发生,在湿度大、光照够、通风不良,昼夜温差大,10℃至24℃条件下最易发生,以寒冷、阴雨、日暖夜寒、潮湿天气发生较严重

症状:主要发生在叶片,也为害茎杆,菊花患病初期叶面产生淡黄色斑点,然后隆起呈淡褐色至铁锈色的疱疤状物,由白色逐渐变为黄褐色,而叶正面则为淡黄色斑点,且较微凹陷,不久疱疤突起开裂,在生长中后期的锈褐色粉(病菌?孢子堆)散出,散发出大量黄褐色粉末状孢子。严重时,菊叶上布满病斑、叶片卷曲,叶色黄褐,植株生长不良、衰弱

②发病期间喷洒80%代森锰锌500倍液,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20%萎锈灵乳油4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7至10天喷1次,交替使用,连喷3至4次,可收到良好防治效果

防治方法: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06/22707.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