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和田玉 / 玉石雕刻与世俗文化的交融

玉石雕刻与世俗文化的交融

坠入黑暗地狱六万年后才脱身成胎,六岁出家成佛,后来就逐渐成为妇女在乞子时所供奉的吉祥之物。宋代流行的持荷童子就是取材于民间,反映的是宋代盛行的中原民俗。持荷童子的原型摩喉罗原是佛教的天龙八部神之一,当年曾是一个国王。宋时,七夕时供奉摩喉罗已成为一种习俗。到了宋代,已经彻底摆脱了贵族专属品身份,大量流入民间,玉器的制作题材也融入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内容。随着各种文化的不断融入,玉器逐渐褪去了神圣和神秘的光环

新疆和田玉黄皮白玉籽 如意观音(来源:御府和田玉网)

从另一个角度上讲,它是玉世俗文化的融合过程。佛教大规模传入中原以后,只不过是又将儒家思想融合之中,对玉的重视更为增强而已。玉石,早在传入内地之前,即与佛教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中国有着几千年的,玉石的雕刻反映着人们的世俗文化,让人们能够去接受它,例如中国的大乘佛教大多并不是直接从印度传入的,而是通过以于阗为中心的西域传过来的

当时,人们所供奉的摩喉罗手中经常拿着一枝荷叶,因此在七夕之时,许多小孩子也都打扮得新鲜靓丽,手持荷叶,在大街小巷游行嬉戏。回溯中国近万年的玉文化史,玉石在中国人心目中,从不是一块仅仅美丽的石头,它已经渗透入了这个民族的血液,把一种文明凝结之中,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形成一种文化的积淀。今天,人们仍然愿意在身上佩戴—牧温润的玉饰,代表着—种美好的祈愿。因此,持荷童子也就成了当时玉器的最佳创作题材之一。这以后,就不再神秘、神圣,而成了一种财富的象征,审美的艺术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06/17623.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