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木雕行情 / 中原工匠火了辽瓷 继承古瓷技艺辽青瓷横空出世

中原工匠火了辽瓷 继承古瓷技艺辽青瓷横空出世

遥想当年,无数制瓷工匠在喀左房申店窑址间燃起浩荡炉火,成百上千下架的精美瓷器流水般运出山外,供万千辽民消费

遥想当年

辽境内燃起浩荡炉火

史载,公元928年,辽军攻破地处河北的瓷都定州。停留八个多月方撤兵北归,随行的定窑工匠成为日后辽瓷发展的人才基础。因白瓷北渐,在中国瓷器的发展史上,还留下了“南青北白”的一段典故。在辽宋时代,“汝、官、哥、钧、定”为当世的五大名窑,定窑白瓷起于唐代,极盛于辽宋

拿来主义

实际上,青瓷的生产在辽宁自古有之,可以说是由来已久。客观而言,“辽青瓷”是一个新提法,但将“辽”与“青瓷”合为一个新名词,却并不牵强

中原工匠火了辽瓷

赏心悦目的辽青瓷 小编张松摄

比如,将擅长织锦的大批工匠置于今天的锦州,所谓锦州即“锦绣之州”之意;将擅长建筑的工匠迁至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扩建后的上京城宫殿壮丽、佛寺林立,人称“小长安”;而今天的喀左,则是当年由中原入辽的制瓷工匠的重要停驻地之一。辽王朝对从中原掠来的“技术人口”不是泛泛安置的,而是依据其技艺门类集中屯聚

正是在这一历史时段,中原的瓷器工艺于大辽腹地正式扎根立足。随着一座座头下军州的拔地而起,随着一座座寺院在空旷的塞北传荡悠扬佛音,随着草原民众也开始习惯了耕种稼穑,汉文明便以不可阻遏之势迅速扩张着自己的“草原版图”。成千上万的汉族百姓、工匠被辽军掳走,带回草原。尽管述律平抵制进兵中原,但辽太宗坚持己见,率兵与在中原立国的后唐、后晋发生多次激烈战争

包括精美青瓷在内的成批量宋瓷不断流入辽境,进一步促进了辽代瓷器工艺的强力发展。在这百年间,双方互通有无、贸易繁盛,粮食、丝绸、药材、书画……尤其是实用品与艺术品双重特性兼而有之的宋瓷更为大辽君民所乐见。辽与北宋订立澶渊之盟后,辽宋两国间维持了119年的和平

辽太祖建立大契丹国后,对国家未来的发展走势,朝堂内部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战略构想。在他看来,只有吸收先进的汉文明为己所用,才是辽国日后发展壮大的立国之基。以皇后述律平为首的“保守派”认为,契丹乃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既然已有万里草原、成群牛马,固守本土方为要义,何必贪恋中原狭促之地?而太祖之子,即大辽第二任皇帝耶律德光(辽太宗)却坚持进兵中原。喀左的制瓷工艺,起源于辽太宗

1975年发掘于朝阳市龙城区边杖子乡的耿延毅家族墓,曾出土影青瓷罐及青瓷小碗。1972年发掘于朝阳县二十家子镇的前窗户村辽墓,出土随葬遗物200余件,其中即有影青、青瓷等器皿。喀左周边地区,近些年也不断有辽代生产的青瓷出土。如朝阳小东山元墓,就曾发现天青色釉的鸡心碗。这些青瓷制品多出土于契丹贵族墓葬,说明青白瓷器是当时契丹上层喜尚的器用

喀左在辽代称“利州”,利州当时有不少瓷窑。制瓷的工匠中有相当一批人来自河北、山西,家族绝技世代传承、绵延不绝。遗物以垫圈为主,瓷片的釉色有白、黑、酱釉等。因此,利州瓷器的质量水准并不比中原逊色。在这些日用瓷器品种中,就有青瓷。器形以碗、盘、碟等日用品居多,另有缸胎酱釉残件、炉具残块和布纹瓦残件。房申店窑址地处今喀左县城南哨镇梁家营子村的房申店屯,距喀左县县城8公里,被一条省级公路东西穿过。窑址位于山梁前的缓坡上,地势北高南低,坡度较缓,东西长60米,南北长80米,略呈长方形,面积为4800平方米。有大量的陶瓷残片及垫圈残块的堆积层,厚约50厘米。《元一统志·卷二》记载:“利州有细瓷窑一所,在州西南棠叶务:有瓮瓷窑一所,在州东南感化庄”

如釉下青花用钴料,釉里红用铜料等。因此,必须将瓷坯按窑内前后左右、上中下的不同温度位置码放,才能烧成各具特色的瓷器。不同时期,不同瓷质的瓷器烧成温度是有差异的,其平均烧成温度在1100℃-1300℃之间。工匠首先要精挑细选出瓷石、瓷土(高岭土)为基本原料。然后用巨碾或巨石锤在石臼内将这些瓷石瓷土粉碎磨细,再把细碎的石土瓷料倒入或方或圆的陶洗池内进行陶洗。在制作瓷坯的环节,工匠将坯泥放在制坯工具上,一般是转轮,也有模框等,由工匠们做成各种器物晾干。最后,还须经过均匀上釉和入窑烧成的环节。古代烧制瓷器的过程繁复而精密,一件瓷器尤其是做工考究的青瓷,从选料到成品的制成,环环相扣。坯胎成型后,匠师们依据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人物的审美需要进行装饰绘纹,方法多种多样,如刻、划、印、绘画、雕塑等。具体作法是依山就势,利用斜坡,从高而下建三、四个池子(多至五、六个),将细碎瓷料倒入池子化成泥浆,水浆经不同池子顺势流向低池子中,粗大的瓷料先沉淀,最细的瓷料沉淀在最低的池子内。蒸发水分后成泥块状,也就是制瓷坯泥,多次揉和后即可用来制作瓷坯了。一件完美的瓷器烧制成功与窑的形状,装瓷匣钵入窑后的摆放位置、烧成温度的高低、窑内火焰燃烧的化学变量等都有极大关系。刻划纹饰需在坯胎将干未干时用竹刀等特殊工具进行,印花或雕塑需在坯泥较湿时进行制作,而绘画则是在胎体晾干后进行,根据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原料绘制

较之南方的青瓷,辽代青瓷的独特形体,体现出与中原农耕文明截然不同的马背民族的民族特征。如皮囊壶,是辽代工艺品中极具特色的一个品种,常被视为辽代墓葬断代的重要依据。辽瓷不仅有模仿,还有创新

另一版本称,此语出自五代时期最杰出的帝王周世宗柴荣之口。雨过天晴时,天色淡雅、悠远自然,散溢着说不出的妙味神韵。传说,宋徽宗年间,有工匠向艺术修为极高的宋徽宗请教,汝瓷应烧成何种颜色?徽宗沉默良久,忽然想起自己昨晚梦到的雨后天空的颜色,脱口而出:“雨过天晴云破处,者(这)般颜色做将来。”于是,此款瓷器便有了传世色调。千百年来,浙江龙泉窑烧制的青瓷家喻户晓,其做工秘艺绝不外传。谁想到,这种色调别致的青瓷,而今居然在距龙泉千里之遥的辽宁喀左开枝散叶,且自成一派,名曰“辽青瓷”。依据这种基调烧制而成的青瓷,自然是瓷中精品,实乃瓷器收藏家之最爱。而专门为世宗烧制这种独特色调的瓷窑,称为“柴窑”

青瓷在辽瓷中并不少见,只是不如南方的青瓷声名远播而已。在人们熟识的“辽三彩”中,主要有黄、绿、褐三色,但这绝不是辽瓷色彩的全部。除上述色调外,辽瓷还有茶、白、青等其他色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06/16269.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